看到对方还在犹豫,钟市强决定详细阐述自己的想法,当然略去了某些非关键细节。
两人沉默了一分钟,随后领队惊讶地看着他,提出了邀请:“钟工,你是否考虑过加入我们航技集团?”
钟市强平静回应道:“我只是希望为国家的国防工业发展和能源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无论怎样,他的建议得到了高度评价,领队承诺会尽快联系科工委,并让钟市强期待好消息。
分手后,钟市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中回味着刚刚的对话,思考着涡喷14、霹雳11和歼轰7等项目。
而在另一个地方,许宁对于自己研究的影响尚未察觉。
随着新年的临近,他在协助648所工程师们进行高级教练机的设计工作,重点在于边条翼的设计,暂时搁置了DSI进气道的问题。
即使没有许宁的参与,团队中的其他人也能够顺利推进大部分工作。
面对数字化辅助设计的挑战,情况与之前在601所时相似——主要问题是缺乏经验,以及传统思维难以适应新软件。
然而,幸运的是,648所派遣的成员都是年轻人,他们思想开放,学得快,因此仅用一周时间就掌握了大部分设计流程。
虽然距离完成整个方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孙尚忠和他的团队作为专业的飞机设计师,不会坐等他人指导。
他们明白,剩余的工作只需按既定步骤进行即可。为了表达感谢,在分别之际,孙尚忠特意邀请许宁共进晚餐。
“许工,我们回去后是否应该立即向上级申请项目?”孙尚忠问道。
两人围绕飞机设计展开对话,尽管工程师们通常显得有些乏味,但他们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暂时不用急着申请。”
许宁回答:“现在提出申请,一是因为接近年底,事情容易被耽搁;二是项目的重要性尚未完全展现。”
他建议,团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善方案,而他自己计划年后提交关于DSI进气道的研究申请。
“等那时再由你们申请高教机项目,配合我的动作,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在这个资源紧张的时代,申请项目需要讲究策略。
根据许宁的经验,如果直接提出研发新型高级教练机,可能会因老型号尚能使用而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