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夸奖,毕竟我只比赛丽娅大了不到三岁。”
夏希羽对此只是赞叹道:“完全看不出来……赛丽娅也没有对我们说过你的事。”
寒暄之后,戴安妮把大东方会为夏希羽一行人安排的住处等情况告知了夏希羽,夏希羽也同意按照约定的方案入住。
夏希羽一行人休息了近两天后,夏希羽本人于1983年1月8日的清晨接到了来自托马斯·萨蒂教授的电话:“夏,我终于通过你们研究所的秦博士(秦若华)联系到你了。我有两个好消息要亲自告诉你!首先,我要恭喜你获得了今年的斯蒂尔开创性研究贡献奖(AMS Leroy P. Steele Prize for Seminal Contribution to Research),你的获奖证明和五千美元奖金都已经在前往你的研究所的路上了。”
“斯蒂尔什么奖?”
萨蒂教授再次重复了一遍名字并作出简单介绍后,无奈地继续说起了另一件事:“好吧,毕竟只是美国数学会(ACM)的一个数学奖项,和你不久前才知道的菲尔兹奖和柯尔数论奖不能相提并论。总之,对你、你所在的研究所和你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个好消息,至少你在美国数学界不再是新人了。”
然而,出乎萨蒂意料的是,夏希羽说话时仍旧几乎没有情绪波动:“我知道了,我代表我们研究所全员对您的告知表示真挚的感谢。那么,第二个好消息是什么呢?”
“第二个消息,皮埃尔·德利涅已经说动我的一些同事准备提名你拿今年的菲尔兹奖以及下一届的柯尔数论奖。我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是十分意外的,难道你之前有通过罗伊见到过格罗滕迪克本人?”
“是的。我与沈涵曦在法国的某处山上见过格罗滕迪克一次,我们还与他聊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德利涅……”
由于夏希羽上辈子对此人并不熟悉,因此他在思忖片刻后,最终不得不向萨蒂询问道:“请问,您说的德利涅是哪一位?”
“格罗滕迪克的学生之一的德利涅。”
电话另一头的萨蒂反问了一句后,先是沉默了十几秒,随后才向夏希羽介绍了德利涅——
德利涅出生于1944年,早年就读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1968年在格罗滕迪克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70年成为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教授,上届菲尔兹奖(1978年)的得主。
“按照道理来说,你应该是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见过他的。”
“或许是他在我过去的那天因为各种原因,不在研究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