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天彻底暗了下来。
宽阔宏大的太极宫,此时也陷入到了一片寂静之中。
轻微的踏步声,连带着点点领头的灯笼亮光,偶尔经过巡逻的禁军便是这皇宫中外面唯一能见到的。
立政殿,仿佛永远有一盏不会熄灭的油灯。
坐在案桌后,身上披着一件厚衣服的李世民正面无表情地捧着一本奏章观看。
屋内,李公公低着头站在一旁,下面还半跪着一人,借着亮光仔细看去,却是禁军副统领侯天语。
今夜,正是侯天语当值。
而他在白天就拿到了侯君集让他交给李世民的奏章,之所以等到现在才交给李世民,实在是心里一直有着犹豫。
他想了许久,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父亲要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况且,他们习武之人,值此国家动荡的时刻,更应该响应朝廷的安排,挺身而出,保家护国。
而面对侯君集消极放弃的态度,他当然是不愿这么跟李世民回话的。
可到底侯君集是自己的父亲,他不能反驳什么,只能拿着这封奏章来找李世民。
但在自己递交奏章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世民都没有说话。
这让已经做好被李世民责备的侯天语,一时之间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抬头看了几眼,李世民却还是那副没有任何表情的样子,侯天语便也只能在一阵不安中,继续等下去。
良久,屋内终于传出一道响声。
砰!
李世民把奏章放到了案桌上,一双威严的目光立马看向下面的侯天语。
“这是你父亲亲手写的?”
言语中透露着几分质疑,李世民看了好几遍这份奏章,总觉得不像是侯君集写的。
因为,他太了解侯君集了。就像之前房玄龄讲的,急功近利!
凡是有利益的事,侯君集不可能不去争抢的。
可眼下这份奏章,通篇居然看不出一点功名之心,相反还很是谦逊。这,与李世民印象中的侯君集可是大不一样啊!
“回陛下,是家父亲手写的!”
闻言,侯天语也是有些疑惑李世民怎么会这么问,但没有犹豫,他马上如实回复道。
这都是我亲眼看到的,肯定是父亲亲手写的啊!
“哦?是吗?”
还是带着一丝丝的疑惑,李世民又低下头,重新看了一遍这份奏章。
“臣侯君集奏禀陛下,近日听闻突厥发兵进犯我大唐边境,心中忧虑不已。本想提盔上马,再度为朝廷效力。然细细思索一番,终觉不妥。陛下,臣已在家休养多年,不经领兵历练,不行兵戈之举,领兵之能早已荒废。想我大唐立国至今,名将辈出,自是不必多我一人!今者于此,叩请陛下另择良将,早日出兵,使得臣早听捷报,无憾矣!”
密密麻麻的文字写满了整整一张奏章,李世民再次看后,不禁叹了一口气。
“你父亲,真是与以前不一样了啊!这些年,他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啊?”
抬起头,李世民似有所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