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暂留三日

“这么多的突厥人,不可能都是探子吧!这里面,肯定还有很多无辜的突厥人的。”

立政殿内,沈云义正言辞地说道。

因为,结识了云洛他们的缘故。在他们的身上,沈云看到了突厥人的豪迈与真诚。

所以,他现在,也已经开始不自觉地为那些无辜的突厥人着想起来。

“大战在即,哪有时间一一分辨谁是探子呢?”

尽管知道沈云说的没错,可李世民为了大局考虑,还是不能做出改变。

只因,要想真正分辨谁是突厥人的探子,肯定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与时间。

而即便是真的一个个查询,谁又能保证没有疏漏呢?

眼下,可是突厥与大唐开战的关键时刻,如果真的放走了一个探子,那后果远比现在要大的多。

稍有不慎,一场大战,就会有更多的大唐子民牺牲。

这一点,是李世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现在抓那些突厥人,无非就是秉持着一种观念,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

而这,也全都是为了大唐考虑。所以,李世民才会默许下面的这么做。

“陛下,可那些无辜的突厥人呢?难道他们就要因此而白白受到牵连吗?”

在沈云的眼中,突厥人也好,大唐人也罢,只要是无辜的,就不应该平白无故地人抓走。

“朕不是说了吗?这件事......”

“陛下,臣有一个主意,或可避免牵连无辜。”

关键时刻,听了半天的房玄龄突然站了出来,也对于这件事有了想法。

“哦?有什么主意,就说出来吧!”

扭头看向一旁的房玄龄,李世民一时没想到,他也会为这件事说话。

“回陛下,现在讨论的,无非就是如何在避免不伤及无辜的情况下,能找出全部的探子。对此,臣刚才想了一下,其实现在没必要找出谁是探子的。”

话锋一转,房玄龄的话瞬间让李世民跟沈云两人都不解起来。

“不用找出谁是探子,那不还是要把所有的突厥人都抓起来吗?”

李世民疑惑地问道。

这一句话,也是沈云心中疑惑的。

“陛下,臣说的\u0027不必找出谁是探子\u0027的意思是,将所有突厥人都抓起来,但并不加以审问,只是将所有人关起来。等与突厥打完这场仗后,再细细盘问。到时候,就有时间一个个辨认,不会伤及无辜之人了!”

眼看李世民没明白自己的意思,房玄龄连忙又解释了一遍。

按照现在的情况,这些突厥人被抓住,肯定是要全部都当做探子来处理的。

而一旦被当做探子,就免不了严刑逼问,或是直接处死。

但现在,房玄龄是要不对这些人进行处理,仅仅是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

这样的话,那些无辜的突厥人虽然是被抓起来了,但事后也不会真正被牵连。

怕就怕在,这些无辜的突厥人前脚刚被抓起来,后脚就会被以探子的身份而秘密处理。

所以,房玄龄的建议,既可以保证那些真正的探子被抓了起来,没有遗漏,又可以保证无辜之人不会被涉及。

“好,说的好啊!这样,朕马上就下一道旨意,所有清泽县被抓的突厥人,只准关押,不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