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熟悉的味道

铁路职工 王常明 5365 字 2天前

几天后,铁路货场一改往日的平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别样的紧张感。一大清早,伴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几辆体型庞大的前四后八的大车缓缓驶入货场。这些车车身崭新,深蓝色的车漆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冷冽的光,车身上“沈阳铁路集团运输公司”几个白色大字格外醒目。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铁路局旗下颇具规模的子公司,在铁路运输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平时承接的都是重要物资的转运任务。

杨甜和往常一样在货场忙碌,眼角的余光瞥见这几辆车,脚步顿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她悄悄朝不远处的常明使了个眼色,常明微微点头示意,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货场里的工人们也都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几个老员工小声议论起来,“这沈阳铁路集团运输公司的车平时可难得一见,这次来肯定是有大任务。”“是啊,听说他们每次运货的条子,一般都得经过刘胜的手,这刘胜可是铁路局的高管,他批的条子,谁能不重视?”

常明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一旁观察着,心里却暗自思量。他清楚,刘胜作为关键人物,每一次审批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眼前这些车,说不定就是他揭开真相的重要突破口。他眯起眼睛,看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开始装卸货物。

在一片忙碌嘈杂之中,常明站在货场的角落,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几辆正在装卸货物的前四后八大车,他发现,这次货物的装载方式十分奇怪。

只见大车上的货物被分成了明显的比例。三分之一的货物刚一卸载完毕,便被迅速转运到另外的小型货车上,直接运走了,整个过程匆匆忙忙,那些货车像是赶着去完成什么紧急任务一般,轮胎扬起一片尘土,很快消失在货场的出口。

而剩下三分之二的货物则被留在了货场。在这三分之二里,又有一部分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搬运到专门的仓库区域,据说是作为基础材料存放,要在这个货场留存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常明注意到,这些被存放的货物都被仔细地包裹着,还贴上了特殊的标签,似乎在强调它们的重要性。

更让常明觉得蹊跷的是,那些看得见运输发送的单位,竟然都是几个不知名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的名字在业内鲜有人知,可如今却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如此大规模铁路运输的接收方。常明在心里暗自思忖,这个刘胜行事果然十分谨慎,他这样安排,无非是想混淆视听,让人难以追踪货物的真实去向和用途。

常明不禁在心底感叹,这个刘胜真的很仔细,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如此周全,想要从他布下的这张看似平常的运输网络里找出破绽,绝非易事。但常明的眼神里却透露出一股坚毅,他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秘密 。

“常明,快别愣着啦,上工啦!”杨甜清脆的声音在嘈杂的货场里响起,她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工作记录板,一边快步朝常明走来。

常明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他又回头深深地瞅了几眼那些正在装卸货物的大车和车上印着的公司标识,像是要用目光把这一切都刻进脑海里。随后,他不紧不慢地转身,跟着杨甜走向工作区域开始干活。

在干活的间隙,趁着周围没人注意,常明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在自己的手掌心,一笔一划地把货号和那几个不知名小公司的名字全都记了下来,字迹歪歪扭扭却无比用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狠劲,心里暗暗想到:“你刘胜,还有那些背后算计我的人,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上了。你们以为能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可你们没想到我会盯上,我定会把你们这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查个水落石出,到时候,看你们还怎么嚣张!”

常明攥紧了拳头,手心里的字迹被汗水微微晕染,但那些名字却如同深深烙印在他心底的复仇印记。

到了午休时分,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铁路货场,扬起的尘土在光线中肆意飞舞。常明趁着休息间隙,迈着坚定却又带着几分疲惫的步伐,独自走到货场的偏僻角落。这里堆满了废弃的货箱,四周弥漫着陈旧与腐朽的气息,与不远处忙碌嘈杂的工作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他缓缓转过身,背靠着一个冰冷且布满锈迹的货箱,粗糙的箱壁硌得他后背生疼,却丝毫没有分散他的注意力。此刻,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怒火,那火焰中又交织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仿佛能将眼前的一切黑暗都灼烧殆尽。

他微微仰头,望着那片湛蓝却又似乎被阴霾笼罩的天空,在心中暗暗发誓:“我早已不再奢求官复原职,那些过往追逐的虚名,在历经这一切不公与迫害后,于我而言,此刻已如过眼云烟,再无足轻重。可我以我的尊严起誓,刘胜,我定要让你身败名裂,为你所做的一切付出惨痛的代价!”

话音刚落,他的脑海中就如同放映机一般,不受控制地不断浮现出过往那些被打压、被算计的画面。那些屈辱的瞬间,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刃,狠狠地划过他的心尖。曾经,他满怀热忱地投身于铁路事业,一心为了提升运输效率、保障物资安全而努力,却没想到,自己的兢兢业业换来的不是认可与嘉奖,而是来自刘胜、王峰等等这样的铁路干部的恶意排挤与诬陷。他们不择手段,利用职权之便,篡改数据、歪曲事实,将他辛苦取得的成果据为己有,还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最终被迫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那些日子里,他承受着同事的误解、家人的担忧,内心的不甘与屈辱如潮水般汹涌,却又无处宣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常明非常清楚,在铁路系统这片看似井然有序,实则错综复杂的利益场中,像刘胜这样身处高位的大干部,没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他们在权力的漩涡中长袖善舞,凭借着手中的资源与人脉,翻云覆雨。平日里,他们出席各种重要场合,身着笔挺的西装,面带微笑,风光无限,掌控着铁路运输的关键资源与调度大权,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然而,背地里,他们却与贪婪和欲望狼狈为奸,干着各种令人不齿的勾当。

常明想起平日里在货场与工友们闲聊时听到的那些传闻,一桩桩、一件件,都令人触目惊心。运输物资时,他们为了谋取私利,进行暗箱操作,私自篡改货物的运输路线与交付时间,导致许多重要物资无法按时抵达目的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与不法商人相互勾结,收受巨额贿赂,在物资采购环节中,以次充好,让大量劣质的铁路设备和材料流入系统,严重威胁着铁路运行的安全;他们对内部监管机制更是视若无睹,肆意践踏规章制度,任人唯亲,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各个关键岗位,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利益网,将整个铁路系统搅得乌烟瘴气。

这些所谓的高层,早已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双眼,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常明趁着周围工友们都在专注手头工作,无人留意他的间隙,装作若无其事地在货场踱步,眼神却始终紧紧锁定着那几堆包扎得极为严实的货物。他的心跳微微加速,既紧张又兴奋,深知这可能是揭开真相的关键一步。

他慢慢地靠近货物,先是漫不经心地绕着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用余光观察四周,确保没有异样。随后,他蹲下身,看似在整理自己的鞋带,实则近距离细细打量起货物上的标签和标识。那些标签上印着密密麻麻的信息,包括各种批号、规格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代码,常明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字符背后,或许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他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手指微微颤抖着,打开相机功能。为了避免引起怀疑,他的动作极为隐蔽,尽量用身体遮挡住手机屏幕发出的微弱光亮。他先是对准货物上最显眼的主标签,调整好角度,“咔嚓”一声,清晰地拍下了上面的所有信息,包括货物所属公司、批次编号以及一些神秘的符号。接着,他又仔细寻找其他可能有价值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依次拍下了货物侧面、底部的一些小标签和模糊的印记,每一张照片他都反复确认,确保信息完整、清晰可辨。

常明在拍照的过程中,心中不禁暗自感叹,如果自己没有来到这个货场工作,仅仅凭借道听途说,根本就没有机会如此明目张胆地进行信息取样。以往,这些货物都被层层保护,外人难以触及,而如今,自己身处其中,近距离接触这些货物,仿佛已经触摸到了真相的边缘。他深知,这些照片可能是他扳倒刘胜及其背后利益集团的有力武器,只要能从中找到关键线索,就能撕开他们精心伪装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