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熟悉的味道

铁路职工 王常明 5365 字 2天前

午休时分,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仿佛被抽去了所有阻碍,毫无遮拦地穿透那扇有些斑驳的窗户,像是一道道滚烫的利刃,直直地刺进休息区。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好似一层无形的黏稠薄膜,紧紧地包裹着每一个角落。

杨甜独自一人坐在休息区的角落里,阴影在她的身上勾勒出一道略显孤寂的轮廓。她的手里,捧着常明刚刚匆匆买来的肯德基冰激凌,那原本精致的草莓果酱此时像一条条调皮的小溪,沿着华夫筒蜿蜒而下。杨甜见状,赶忙伸出舌尖,轻轻一舔,那酸甜的凉意瞬间在口腔中爆开,犹如一股清泉淌过干涸的心田,周身的燥热也随之渐渐消散。

在这难得的休憩时光里,过去的两个休息班,杨甜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紧紧跟在常明身后。此刻,她坐在那儿,眼神中满是困惑与思索,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同一个问题:常明到底图什么呢?

回想起日常的工作,那环境恶劣得超乎想象,四周充斥着嘈杂的机器轰鸣声,飞扬的尘土无孔不入,呛得人喉咙生疼。他们每天都要重复着繁重又机械的劳动,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超负荷运转,累得人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简直就和在暗无天日的矿井里劳作的矿工没什么两样。

可常明呢,从他平日里的穿着打扮和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就能看出,他绝对不是那种为了生计而在这苦地方拼命的人。他的衣服虽不张扬,却质地优良,腕间那块简约的手表,不经意间流露出低调的奢华。杨甜不禁暗自揣测,难道他真的是为了和自己培养感情,才甘愿在这受苦受累?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杨甜就忍不住在心里狠狠嘲笑了自己一番。她下意识地低下头,悄悄打量起自己。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身形单薄,皮肤黯淡无光。身上的工作服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勾勒不出丝毫女性的曲线,该凸的地方平坦得像一块木板,该翘的地方也毫无起伏。唯一能让她稍微有点自信的,大概就是这张脸蛋了。可她心里清楚,这在美女如云的大城市里,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根本不足以吸引常明这样的人。

想到这儿,杨甜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自卑与无奈都一并吐出去。

吃完冰激凌后,杨甜只觉百无聊赖,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她的兴致。她下意识地弯下腰,顺手把那双满是灰尘的鞋子脱了下来,紧接着又褪下散发着些许汗味的袜子,大大咧咧地将双脚搭在肯德基的凳子上,然后翘起二郎腿,用手指头漫不经心地抠着脚趾缝,时不时还挠两下脚底,那模样,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公共场合,全然没了平日里在众人面前的拘谨与羞涩。

而此时的常明,正排在点餐的队伍里,队伍缓缓向前挪动,他的眼睛却时不时地回头望向杨甜所在的角落。看到杨甜那毫无顾忌的模样,他嘴角不禁微微上扬,挂着一丝淡淡的、宠溺的笑意。

他耐心地等待着,目光在菜单上扫过,那些菜品他早已烂熟于心,因为他总是细心地记住杨甜的每一个喜好。终于轮到他点餐了,他熟练地为杨甜点了一份鸡翅套餐,在店员询问是否需要添加饮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再给我加一杯她最爱喝的可乐,要冰的。”

付完钱后,常明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工作人员将热气腾腾的鸡翅、金黄酥脆的薯条和冒着冷气的可乐一一装进袋子里。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杨甜等会儿吃到鸡翅时满足的模样,她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想着想着,常明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那笑容里满是温柔与期待 。

午休的肯德基店内人声鼎沸,嘈杂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没有旋律的交响曲。常明端着满满一托盘食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周围来回走动的顾客,每一步都迈得沉稳又谨慎,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打翻了托盘。

好不容易,他稳稳地走到了杨甜面前。托盘上,一份精心搭配的鸡翅小食套餐摆放得整整齐齐。金黄的鸡翅表皮泛着油亮的光泽,那是高温油炸后独有的诱人色泽,光是看着,就能想象到咬下去时那“嘎吱”一声的酥脆口感,香气也随之四散开来,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一旁的薯条根根饱满,粗细均匀,呈现出恰到好处的金黄色,搭配着小巧可爱的番茄酱包,让人食欲大增。

而在套餐的旁边,一杯九珍果汁在冰块的簇拥下,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冰块在果汁中若隐若现,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仿佛将整个午后的阳光都收纳其中。吸管安静地躺在杯沿,像是在等待着主人的宠幸。

常明轻轻地将托盘放在杨甜面前的桌子上,嘴角微微上扬,正准备开口叫她,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杨甜的动作。只见这小姑娘大大咧咧地坐在那儿,鞋子和袜子随意地丢在一旁,双脚搭在凳子上,旁若无人地抠着自己的脚趾头,手指还时不时地在脚趾缝间来回拨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明的嘴角下意识地微微一撇,原本带着笑意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嫌弃,眉头也轻轻皱了一下。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调整表情,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他在心里暗自嘀咕着:这小丫头,随性得简直没边了,就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一天到晚精力充沛,上蹿下跳没个正形。看她这副模样,估计家里人平时也没怎么好好管教吧,完全没有一点女孩子该有的矜持和端庄。

可转念一想,常明又不禁笑了笑,自己又何必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呢?毕竟,在工作上,杨甜还是自己的师傅呢。虽说她年纪小,看着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可技术那是真的没得说,操作起来又快又稳,很多复杂的问题到她手里都能迎刃而解,自己刚上手的时候,没少承蒙她的关照和指导。

常明一直都不是那种满口仁义道德、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圣母婊。在他的观念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没必要用那些所谓的道德标准和繁文缛节去绑架别人。生活本来就已经够累了,何必再给自己和他人套上那么多无形的枷锁呢?

就拿他自己来说,穿衣从来都是只求舒适得体,能遮体保暖就行。衣柜里的衣服大多都是简单的款式,颜色也以黑白灰为主,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早上起床,他随便挑一件穿上,也不会在意是否搭配得当。头发也是随意一理,只要看着清爽干净就行,从来不会花大把时间在精心打理上,更不会用各种发胶、啫喱水去塑造所谓的时尚造型。胡子也是想刮就刮,忙起来的时候,几天不刮,下巴上就冒出一层青茬,他也毫不在意。在他看来,日子就该这么简单又随性地过,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

常明望着眼前毫无形象的杨甜,心里不禁泛起一阵对女儿常涵的思念。这次回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女儿好好聊聊,认真地谈一谈心。常涵正值青春叛逆期,心思细腻敏感,许久没好好陪伴,也不知道她最近过得怎么样。

他想着,要是能陪着女儿生活几天,哪怕几个月也好,一起去看她喜欢的电影,吃她爱吃的甜品,听她分享学校里的点点滴滴,融入她的生活,弥补这些年缺失的陪伴。可一想到手头堆积如山的工作,那些等待处理的项目文件、需要参加的重要会议,还有与合作伙伴的紧急沟通,他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自己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工作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一旦松懈,就可能被淘汰。

他深知,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了事业,似乎就很难顾全家庭。为了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却也因此错过了女儿成长的许多重要时刻。想到这里,常明的心里满是愧疚,只希望这次能抽出时间,多陪陪女儿,哪怕只有短暂的一段时间也好 。

常明坐在肯德基的角落,思绪飘得很远。他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与铁路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因种种原因剥离了全部职务,可他骨子里依旧是一名铁路职工,这份身份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生命里。每当想起铁路,那些穿梭在铁轨间的岁月、和同事们并肩奋战的日夜便历历在目,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成了他心底最温暖的牵挂。常明轻轻笑了笑,他明白,有这样的牵挂,是他的福气,那是一段段珍贵回忆编织成的情感纽带。

他深知,即便有一天,铁路系统的工资不再丰厚,不足以支撑大富大贵的生活,可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他和妻子袁丽也依然能安身立命。他和袁丽携手走过这么多年,相互扶持,早已习惯了彼此的陪伴,生活即便平淡,也充满了温馨。

这时,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几个俄罗斯、乌克兰少女的模样,她们年龄也就像杨甜这么大,可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磨砺下,却比同龄的中国女孩更加成熟。她们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眼神里透着坚韧与独立,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常明心想,这次回去,真应该找个时间,像长辈对晚辈那样,好好和她们谈一谈。聊聊她们背井离乡的感受,问问她们在中国的生活是否习惯,给她们一些建议和关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

常明静静地坐在那儿,手中的咖啡早已没了热气,可他浑然不觉,脑海里全是袁丽那满含愤恨的眼神。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内心对袁丽的情绪感同身受,若是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袁丽的处境,他甚至觉得自己可能早就精神崩溃,彻底疯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