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悬顶之剑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18 字 13天前

而且大定的藩王承袭制度也较为严格,唯有嫡长子一人能够承袭,其余诸子只能够为官,实则没有承袭爵位的权力。这样做确实能够防止诸侯擅权,在地方做大,乃至于影响皇权。

如此一来也导致了皇室的衰微,宗亲实力的软弱。

有些皇室近支也需要去参加科举等,寻求仕途上的进步。由此就能够看出大定皇室实力其实并不强大。

但,藩王始终是藩王,代表着皇权,至少在封地是“一家独大”的,地方官并无管治权。

也正因如此,康王官田一案爆发后,作为本地主官的宗泽只能揪张汝舟出来当替罪羊。固然张汝舟是为了讨好康王而甘做欺压百姓的马前卒,但康王府当真就不晓得此事?但即便怀疑这其中康王府才是罪魁祸首又能怎样?一是查无实据,再则于藩王而言这根本就不算事,就算百姓被盘剥到走投无路甚至揭竿而起,康王始终是康王,是当今天子之血脉,谁能奈他何?

宗泽甚至隐隐查到,张迪叛乱的背后还掺杂着康王的影子。至少,张迪与康王府是有瓜葛的,否则怎能在康王的眼皮底下作威作福?

如今,张迪荣升为“晋王”,某种意义上说倒是与康王平起平坐了,之所以迟迟未杀将回来“反攻清算”莫非还念着早前的“香火情”,又抑或是忌惮康王府的护卫力量?

大定的藩王们和其他朝代的藩王们是本质的区别的,只是只给富贵,不给权利,所以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的。话说皇子什么的可以封王,但是王的爵位只保留一代,藩王的后代们只能选择一位年纪最大的人来袭爵为公,其实简单的说,就是藩王的儿子不能再封王了,只能有一个人来继承公爵,所以大定就经常性的出现了有皇帝没有藩王的局面,实在是因为大定皇帝子嗣不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代之后,宗室的子弟们就只能和普通的官员一样需要入朝熬资历,做的好的才能被封为郡王,什么藩王就别想了。

大定藩王没有实权,更不可能掌兵,但允许有一支保卫亲兵力量。按制规定,分封在外的藩王允许有两营亲兵,定额一千人。

这一千私兵可是实员,不会有弄虚作假的吃空饷现象,而且皆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悍将,装备精良,战力远非厢军可比。

冯过这般分析,张迪之所以未进犯威胜军,不愿与康王府为敌是原因之一,毕竟一千精兵摆在那,“晋王”麾下的乌合之众怕是不敢捋其虎须。更为重要的,张迪从未想过撕破脸皮蛮干。

说穿了,张迪与宋江、张万仙之流一般,虽然聚众闹事,却非真心“造反”。

“耕稼不足以给,由是群众起而为乱”,一定规模的起义爆发要满足活不下去的民众数量够多而且口号喊得够响亮;而起义发生后能持续的时间长,效果好,又要满足资源补给跟得上、首领要有文化和长远的眼光,这些所需条件早就被大定的皇帝考虑到,并且对此进行了积极的“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