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很郁闷,很憋屈。
天生我才必有用?都是假的。上天不会辜负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假的。
原本,他没想过造反,更没想过做皇帝。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愿意颠沛流离?可是,野心便如野草,只要放置于合适的环境,便会疯狂滋长蔓延,难以扼止。
要怪就怪当今皇帝是个文艺范十足的享受派。他不务朝政,生活骄奢淫逸,每天除了钻研书画外,就是观摩各种奇花异石。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荒废朝政,底下的官员自然是投其所好,费尽心思搜罗奇花异石以讨皇帝的欢心。
受“花石纲”影响伤害最大的,当属两浙地区的百姓。
那些个媚上奉承的官员,但凡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差官就带了兵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算是进贡皇帝的东西,还要求百姓认真保管。如果有半点损坏,就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
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官兵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除此之外,那些与百姓家中无关的石块,只要是被应奉局的看中了,不论石块重量大小,也不管石块所属地是高山还是低谷,都要迫使当地老百姓千方百计地搬运回来。
荒淫无度的皇帝得到一块太湖石,有四丈高,光拉船的就有数千人。所到之处,桥挡拆桥,房挡拆房。
为了保障“花石纲“的运输,关系国家民生之重的漕运都被挤在一边,漕船和大量商船都被强征来运送花石。大定上下,费百万役夫之工,不惜破屋坏墙,践田毁墓,致使天下萧然,民不聊生。老百姓家园失所,官吏却大发横财。
恰又逢江南大旱,浙江一带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百姓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这样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百姓负担重上加重,官府却为富不仁。这是要生生将百姓推上绝路哪,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穹窒薰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嗯,这段话是教中使者说的,大概是说农民辛苦劳作一年,绝大部分的收成却都得上缴,自己却“没啖好食”!
人活着,离不开衣食住行,可广大农民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衣”,穿的皆是粗布麻衣,衣服破了就打补丁,往往一件衣服要打上几十个补丁,直到真的不能穿为止。一年到头,平民也难有一件新衣服。
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才三天两头的订制新衣,而且都是由丝绸等各种高级材料制成。
在“食”方面,平民所吃的多数都是粗鄙之食,像“大米、白面”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餐。
在“住”方面,达官显贵们住的是精致辉宏的府院,而且还讲究屋内布局美观,有池子有假山。但是平民的居所,却是让人不忍观之。茅草加上木棍或者柱子,简单的组合,变成了一间茅草屋。
条件更差的连茅草屋也住不上,他们只能给地主做工,然后住在地主提供的柴房里。
至于“行”方面,大,达官显贵出远门还能靠马车以及乘船,近处有轿子。但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远近都只能靠一双腿。有些人穿的草鞋,出一趟远门回来,鞋子都已经不成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