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楼位于船舵正上方的船尾,听了舵手的介绍,雪莲方知操控船舵的舵柄叫做“关门棒”。
大颂朝的商船使用了“可眠桅”的技术,在桅杆底座装有转轴,可以随时将桅杆竖起或放倒。
陪着雪莲的清平县主,对虹桥四角的四根木杆顶上的鸟形之物颇有兴趣,用手指着开口问道:“那是何物?”
舵手姓于,不厌其烦笑着解答道:“那叫‘五两’可测风向,由五两重的鸡毛所制,因此得名。”
“五两”是正儿八经的测风仪,看鸟头朝向哪个方向,便可知道风向。
船行路上见的最多的就是河堤烟柳,堤岸对航运安全至关重要。
朝廷用柳树护堤,每年开春砍去老枝,催生新枝,促使柳树向地下深处扎根,也因此柳树树干极粗,枝条极细。
西塘的堤岸也是如此操作,杨柳依依,枝条翠绿,风光无限好。
烟波荡漾,湖面传来船夫们行船的号子声和木桨抨击水面的潺潺水声,空气湿润让人觉得清冷。
待船驶到临安渡口,夕阳西下,余晖脉脉,涌动着温暖的金色光芒,将身影拉得老长。
小主,
渡口仍旧是热闹场面,停满了货船和归航的渔船,光着脚的渔夫在甲板间行走。
而临安秋水楼的众人得了小主子要来的消息后,刹那间整个宅子都注入了活力,再次迎来热闹场面。
一大早得了信的单妈妈脸上就开始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晨训时,管事们逗趣的说道:“单妈妈,您老这一笑,看着年轻二十岁!”
单妈妈应景的折了一枝粉红色的牡丹花,戴在头上笑着说道:“是,小娘子们家来,老身就欢喜,看着花朵般的小姑娘,这心就跟着年轻几十岁。”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单妈妈又故作严肃的说道:“嘱咐手底下的人动作都麻利的,廊下仔细擦干净别留下水印,园子里枯枝败叶都清理掉,负责秋水楼打扫的管事细致着些,别动嘴不动手,每个房间都要打扫到,屋内都点上茉莉味的香熏蜡,小娘子就爱这个味。被褥等午时阳光充足再拿外头晒上,略一落日头盯着收进来。今这日头是个好天气,老天爷也知道咱家小主子要来高兴着呢。厨房里做点心的掐着点做,娘子们进门就得能吃上热乎点心。阿婆茶厨房备好料,等我亲自去做,小娘子们就爱我做的这一口。”
管事们齐声应喏,各自奔赴工作岗位,带领手底下的人做好份内的事。
易嬷嬷此时正陪着姜刘氏在内院正房衣帽间,将“霓裳羽衣”孝敬给小主子们的衣裳、首饰搭配好,一套套装入收纳袋,再放进箱子中,让人送到秋水楼的房间内。
易嬷嬷亲自查验,在箱子上加了标签后嘱咐管事:“这箱子搬过去后,按标签送到娘子们的房间内,熨洗整齐后挂到衣柜内,配好的首饰别弄乱,装首饰袋子的颜色与衣裳颜色是一致的,哎,还是老奴亲走一趟吧!不看着她们弄好,还是不放心。”
姜刘氏笑着说道:“嬷嬷费心,你也别急,让她们先干着,待做好了,您负责验收,不必事事亲为,总得给她们学习的机会。”
易嬷嬷释怀的说道:“老奴从前在宫里头如履薄冰,做事要万全小心,养成事事亲为的习惯,就怕一时没注意到,再惹来祸事。如今奴婢跟了德善县主,能在孺人跟前侍候是修来的福分。只这过于小心的毛病得改掉,不然下人们该觉得是主子的意思,过分苛刻了。咱们家是积善之家,可不能让奴婢坏了名声。”
姜清时与姜刘氏先雪莲一步得了恩旨,当天姜清时在如意楼与二堂哥姜员外一道款待了福都知。
秋水楼的众人也都得了五贯钱的喜银,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自是要让下人们跟着同喜。
姜刘氏给了易嬷嬷一个安抚的眼神后说道:“易嬷嬷也不必如此谨小慎微,该严厉也得严厉,立下规矩日后才好管理,若是一起头就乱了规矩,后头想管,倒不好管了。嬷嬷做的对,咱们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