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关键时候也是使了力的,不然如此低廉的房屋,如何能让连枝赁到。
了元瓮声瓮气的回道:“知晓了,洒家有数。恁的啰嗦,快快家去吧,你姐姐和弟弟,日盼夜盼的。”
有了元的应承,小贵子便放心的推着车家去。
因着头一日就请人送了口信,所以当小贵子回去时,连枝带着连胜等在院子里。
连枝蹲在菜地里拔草,连胜坐在院角的石桌前练字。
他用的是连枝从书生那里收集到的旧纸,有的单面有字,有的双面有字,连胜挑着先在空隙处写,待墨干了以后,再继续在字上写,字迹已经摞成摞。
而连枝此时已知晓大弟弟要去清河县当差,她虽心中不舍,但弟弟信中已讲明,比宫中安逸且月银翻倍,也只能接受。
连枝提前一日买了条大鲤鱼养在瓦罐中,又订了猪排骨、羊肉,晨起就告诉宋大娘子,早些回来给连科饯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张罗饭食也指着宋大娘子,连枝做些点心、小食尚可,像做肉菜,还是宋大娘子的厨艺更好些。
连枝见大弟弟回来也没歇手,有连胜帮着将东西卸去厨房里,她仍旧将地里的杂草除尽,方起身洗了手摘下斗笠。
此时日头已起,前院也没了阴凉处,连科兄弟搬净了东西,仍旧坐在石桌前看着连枝。
连枝笑着唤了石桌前的两兄弟进屋,她先一步换下草鞋,穿上绣鞋进了屋,将一大早熬的绿豆水放了点冰糖进去,舀出来三碗,又将一大早做好的春卷装了盘子,摆在屋内的长条桌上。
这一间房被分成内外两间,她住在内,用竹屏风隔开,贵重的东西都收在内室的箱柜内,南窗下横放着一张单人床,外室靠墙放一张双人床,一侧窗前是书桌,另外一侧放着一排杂物柜和一张长条桌、几把椅子。
屋子内简陋却洁净,连科同弟弟勾肩搭背的走进来,看到这屋内的一切分外的温馨。
虽只能住上一晚,明日酉时就得回宫,但也令他十分的满足。
姐弟三人在长条桌前坐定,连科将背在身上的软包袱取下,米炭杂物都送去了厨房内,绢纱放到了内室的箱笼上。
此时包袱内剩下的就是些细软,小贵子将80贯钱和几个宝石戒指、银制的发簪推给了连枝。
这对于连家来说是一笔巨款,连科开口说道:“福满师傅说,此去清河端看我的造化,让我对新主子要忠心,更要有几分力气,使几分。有什么能耐使,也不必藏拙。说那清河乡君是个厚道人,且清河姜家更是清流之家。若我能被赏识,姐姐同弟弟也能跟着我同去。”
连枝听后点点头说道:“那都是后话,你此番前去心要放正,不可阿谀奉承只顾钻营,要以平常心,用心做好你份内的事,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走歪门邪道。”
连科忙回道:“知道阿姐,我不会违背爹爹的家训,必心诚守信。”
连枝见弟弟如此说,方露出笑容说道:“长姐知晓你是明理之人,白嘱咐你。”
接着连枝拿出十贯钱推给连科说道:“你此去清河也需带些银钱傍身,这些你带着,剩下的长姐想买上几亩良田挂在相国寺租给左近的村民耕种,没有契税,只收三成租,让佃户有利,咱们也有余粮。”
连科又将钱推回去,说道:“姐姐收着,我留了几贯钱,够用。此去临安路途遥远,来回捎带东西不如从前方便,这些姐姐留着家。秋收后,二哥也该入学了,过了年他可十岁了。虽有长姐给他启蒙,毕竟不如学堂里教的全面。爹爹的遗愿,也只能交由二哥来完成。”
说着话,连科声音便有些哽咽,连枝在一旁早已泣不成声,连胜也吧嗒吧嗒掉着眼泪。
连科见长姐和幼弟都如此伤心,忙岔开话题说道:“待我得了主子的赏识,就将你们接过去,听说乡君家大业大,安排几个人不成问题,尤其咱们也不是白吃饭的,人人都有份手艺,就是宋大娘也能带去,二哥读书在哪都能读。到时候我们就能一家人团聚,背有靠山再也不怕人欺负。”
听他如此说,连枝擦干眼泪站起身说道:“你们玩着,我去厨房收拾食材,待宋大娘归来,可直接上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