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践行酒,因萧长民运来一车煤而打断酒席,萧长民和牛炼钢快速填饱肚子后,华潇春赶快收了餐桌。老曾和刘圭仁找来各自家里的箩筐和铁锹,鹿青和洪胜、牛炼钢也跑回家去找卸煤工具,牛炼钢还叫他父亲和三哥过来帮忙。
从刘正茂家开始卸煤,人多力量大,几个人在车上装箩筐,几个人往家里挑煤,很快就帮刘正茂家卸了一千斤煤。接着依次是老曾家、洪胜家,赵明慧家,鹿青家、牛炼钢家。
萧长民家就住在火车南站,那是煤站,家里不缺煤,所以没要煤炭。
老曾根本没想到刘正茂给做事的人发福利,会给他发一份。因为他给刘正茂装配自行车,属于合作性质,不像萧长民和牛炼钢那样领工资,是刘正茂下属。每户在当时只有一百的煤炭指标,刘正茂一次就给了相当于一年指标的煤炭,是份很大的人情。
另外,在赵明慧家卸煤时,赵明慧的母亲对刘圭仁是千恩万谢,只差没磕头了。她感谢刘圭仁冒险从江永带回赵明慧,感谢刘阳云在赵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感谢刘正茂给了赵明慧一份工作,让赵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赵明慧帮刘正茂守仓库,每月38元的工资,另加30斤粮票。帅逼读者们听着可能会认为待遇很差,可在1970年代,刘阳云正式招工进大型国营军工单位,还是干部身份,第一年的工资才21.5元,对比而言,刘正茂给赵明慧的工资差不多是刘阳云工资的两倍。
赵明慧用这份工资养活她母女两人那是绰绰有余。
卸完一车煤,已经是晚上十点,大家都很累了,各自回家洗漱休息。萧长民的心早已跑回家,他想看看自己家买的房子是什么样子。
回家后,萧长民顾不上洗脸,就把萧得硬拉进驾驶室,父子开车到新房那里看个究竟。
这几天,萧得硬的搬运兄弟们都在他家修缮新房,墙壁已经刷白,屋顶也用玄皮板重新盖好,后面的排水沟已经挖出粗坯,但是家里没有红砖,还没建洗澡房和砌暗沟。刘正茂提议的家里打井的事,萧得硬也听了进去,正请人帮忙打听打井的队伍。
南站的工友得知萧得硬要做家具后,纷纷把各自家收集的零散木材赠送给萧家,萧得硬也请了木匠,这几天就会来打家具。
看过房子,又听了萧得硬介绍,萧长民是心情澎湃,想到家里还要再买一栋房,需要大量的资金,他恨不得天天跑长途,多给家里一些,把家里搞得红红火火。
早上,刘正茂很热闹,宁思浔坐上午的火车回家,华潇春不但准备了丰盛的早餐,特意另外煮了十个茶叶蛋,让刘圭仁很早去饮食店买了十个肉包。怕她一个坐在火车上难熬,又买了一斤瓜子。
两个纸箱是刘家送给宁思浔的礼品,再加上华潇春给她准备路上吃的东西一起,整整三大包。
出门前,华潇春再次拿出500块钱给宁思浔,宁思浔还是死活不收,两人推来让去跟打架都差不多了。最后,宁思浔犟不过华潇春,还是收下50块钱意思一下。
打心底喜欢宁思浔这个姑娘,当娘的却发现刘正茂并没这个意思,她心里着急,又不好当着宁思浔的面讲破。
本来华潇春要去火车站送宁思浔,但只有鹿青和刘正茂两辆自行车,洪胜要去银苑坐镇,没来送行,所以华潇春就没法去火车站。
上午十点的火车,八点从刘家出门,华潇春对宁思浔左叮咛右嘱咐,让她在路上小心,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看好自己的行李,到家后报个平安,真是依依不舍的送出大门。
行李捆在鹿青自行车后座,宁思浔坐刘正茂自行车后座。到达江南省城火车站时才8:50,好在没有安检,三人寄存自行车后,把行李搬进候车室。
在候车室聊到9:30,火车起点站,提前半小时上车,刘正茂和鹿青把行李搬到卧铺车厢,宁思浔是下铺,行李就全部放在她睡的铺下面。
为了让宁思浔方便取食,刘正茂又帮她把路上要吃的食物和水放在卧铺床头茶几上。一切准备妥当,刘正茂交代宁思浔,这趟车的终点就是沪市,所以到站不要急着下车,沪市有专门收费帮旅客搬行李的车站工人,到时叫他们把行李搬出站,再叫人力三轮车运回家。
火车运行时间是30个小时,路上不晚点到沪市已经明天晚上,一定要看好行李,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还是卧铺,宁思浔是样样都感觉新奇。幸好有刘正茂这种老江湖交代,她才省去很多麻烦。
火车开动,宁思浔靠在靠在车窗边看着站台上挥手的刘正茂逐渐远去,她心里泛起一丝甜蜜,在江南的这几天,是她懂事以来最快乐的时间。刘家老小都把她当成宝来呵护,宁思浔相信自己会一辈子记住这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