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封相里勤,对于秦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赵姬而言,也同样如此。
有一个圣人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无论是在舆论上,还是在朝堂与民间,对于赵姬的威望,都有不小的提升。
日后若想推行变法,也会容易许多。
由一个圣人,尤其是在秦国除了法,儒两者学说之外,势力最大的墨家学者推动。
成功的概率还是颇大的。
要是引诱那些混迹在齐国的相夫氏之墨,那些又是理想主义者,又是善于辩论的墨者前来。
那变法的效果会更好。
虽然理想主义者,行为,道德过于理想化。
通常都是别人口中的蠢货,义士,愣头青。
但正因如此,她们有着常人很难拥有的高贵品质。
诸如不怕牺牲,不怕辛苦,善良,勇敢,不畏惧强权,善待百姓的优秀品质。
变法需要的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才。
大秦百姓也需要她们。
或许她们不通人情世故,不知五谷杂粮。
但她们勇于斗争,敢为天下所不为。
这些人简直是天生的言官。
天生的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
没人比这些理想主义者更加适合。
要真是如此,吕不韦和嬴政恐怕就要头疼了。
万一做了什么错事。
她们会看到一群二愣子花式死谏。
从让卓子央负责造纸开始,就已经布下一个局。
本来就打算让鲁班后人,或是墨家子弟,来获得这个殊荣。
只是卓子央似乎没有理解赵姬的意思。
鲁班后人在楚国。
从拜访到将鲁班后人请来,需要花费的时间,最低也要两个月。
再者,愿不愿意来,能不能请到,还是两说。
相里氏之墨,本来就是内定的圣人。
其他人皆是陪跑。
虽然卓子央因没有理解意思,而出现小小的纰漏。
但好在最终的结果不变。
诸多算计,赵姬所付出的只是一个提醒,一个称呼,以及一场受人瞩目的走马游街。
如果给斥的一百金也算。
那么付出的唯一的实质性的东西,恐怕只有这一百金与走马游街。
收益则是巨大且多方面的。
权力真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
怪不得有人为此痴迷。
要是相里勤知晓自身从一开始到未来都被算计其中。
不知内心的感动,是否还能存在?
或许吧。
毕竟对她而言,不仅没有坏处,还有诸多的好处。
只不过被人算计,终究不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事。
要是相里勤知晓此事,兴许内心的忠诚会打一个折扣。
朝着王宫的方向拜完,相里勤起身。
一旁的宦官觉得,相里勤就好似真有那些圣人所具备的威仪。
一时之间,倒也恭敬了些许。
她低声对相里勤说道:“相里先生,王妃的意思是每到人群聚集之地,便取纸为众人观之。或是让德高望众之人,在纸上书写姓名。不仅为相里先生造势,也为了让百姓知晓何为墨纸,以及与帛纸之间的区别。”
相里勤触动。
王妃还真是体恤下属,心思缜密而又贴心的大好人。
她点了点头,“一切都按王妃吩咐的办。不怕你笑话,我虽六十有四,但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诸多事宜,知之甚少。若有不当之处,还望体谅。”
微微施了一礼。
这可把宦官惊到了。
连忙对相里勤低声道:“你乃圣,怎可对我这腌臜人行礼?相里先生之心,我明白。你放心,我一定为你安排妥当。”
见如此,相里勤不再多言,“多谢。”
墨者在宦官的指示下,将墨纸凑近,予众人观。
“此乃草木纸,得大秦王妃赐名为墨,乃纸圣所制。初产,虽成本低廉,但并不多,尔等可要小心观摩,莫要损伤。”
“那小女娃,这墨纸确实不错,甚至比帛纸要好。售价几何?是否比帛纸便宜?还有,何时能买到此纸?”
墨者哑口无言。
没人跟她说这些,她如何回答?
只得含含糊糊的说道:“定然比帛纸低廉。”
以她们造纸的手段,全力生产,一天千余张纸,不是什么问题。
可比帛纸产量高上千倍。
只是具体便宜多少,什么时候售卖。
她上哪里知晓。
此事,宦官解围道:“尔等放心,纸圣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用得起纸,方才研制墨纸,这是纸圣发下的宏愿。”
听此言,众人看向相里勤。
相里勤疑惑的看了宦官一眼。
她何时发下宏愿?
不过,既然是王妃所言,那便是吧。
她点了点头。
宦官继续道:“纸圣决定,于明日在王妃的见证下,免费公开造纸之术。邀请诸多家资厚实之人,商人,明日前往王宫,商议造纸之事。为谨防别有用心之人,想要参与此事者,需在文镇侯府内,花费二百金购买请柬。”
公开造纸之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仅百姓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