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受害人心态

他哥哥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以后不要再受欺负了。

唯一的亲人留给他的最后的话,犹如魔咒一样会反复回荡在他的意识中。

所以在他的潜意识操控下,他习惯性地在任何关系中,将自己定位为情境中的受害者。

当他成为了受害者,那么他人和世界会自动变为加害者。

他和世界相对立。

心理师朋友帮我做了邵铂行为迹象,心理认知迹象分析,认为他的认知扭曲,正是来源于受害者心态的极端反应。

并不只是简单的嫉妒、仇富心理。

在受害者心态发展的过程中,他就会产生受助者恶意。

因为和世界对立,那么世界对他散发的善意,他不会体会到美好,也不会有感恩的心。

他只会觉得这是一种施舍,是对他尊严的践踏。

他一边接受善意,一边累积仇恨。

当这个世界对他停止施助的时候,他的恨意会疯狂暴增,直至产生犯罪心理,最后实施犯罪。”

韩队长听完题安的话,“题队,你这么说,我倒想起来一个曾经办过的案子。

案子虽然破了,但直到今天听完你的这番分析,我才终于明白了那件案子凶手的真正心理动机。

一个我们这里重点高中的孩子,在模拟考试中成绩非常突出,考清华北大毫无悬念。

高考结束后她估分最少也在六百七十分以上。

结果成绩下来,老师家长学校包括她自己都傻眼了,居然只考了四百分。

太奇怪了。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发生这种事,即使考试失利没考好,也不会只有四百分。

家长和孩子怀疑试卷被人换了,或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生了误判。

家长申请复核查卷。

得到的反馈是无误。

教育部门说高考判卷不可能出现错误,而且没有查看原卷的先例。

家长报警。还找了电视台。

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最后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最终在警方在场的情况下,由专门的老师查了卷子。

这个孩子除了机读卷填满了之外,非机读卷都交了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