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驳斥

“还能为何,你心中无父,不敬不孝!”

“呵,你们可有谁在当场听到我们谈话的?”

他们只是看到最后的情形,哪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不管说了什么,总归是气昏了父亲,离开了。

“皇上,臣不是不敬不孝之人,十三岁那年差点被打死后,我离家去了边境,从一个小兵做起,到回京近9年时间,一开始我时常写信回府,并送回大部分的俸禄,还买了几次北地的皮毛送回来,可没人给我回信,也没人有一句嘘寒问暖。

这次大胜回京,当天就回了家里,可父亲仍是怨我,直言当了武官就是辱没了他,辱没了云家,不肯接受我,不得已我只得离开。

至于亲事,我只是不想娶跟他一样想法的人家女儿而已有什么错!

他昨天逼我给三个兄长调任升职,我不能同意。”

他没有说财物的事,毕竟在有些人眼里都给父母也是应该的,但他不是。

“他这是逼我做不忠之事,做为臣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想来大家都是知道的,难道我要违背皇上的安排,自行安排他们的职责,我没那个能力,也不能这么做。”

这话他有些夸张了,谁家没个亲戚什么的,给自家人谋个官调个职的也不算什么,不过也不能就大咧咧的摆到皇上面前。反正别人能夸大事情,他也能,上升到忠君的地步,看他们能说出个什么来。

上奏的官员们傻眼了,还有这事,他们不知道呀!

“在你们眼里是不是不管他有什么要求都得听了才是孝!”

“可你也不能气昏了不管,这就是不对!”

“我在的时候他可没昏!”

这下群臣们哑了火,云父有一点没说错,文臣和武将自来就是这样斗的,尤其是现在北齐惨败,没个几十年不敢再战,其他邻国目前还没有想动手的意思,所以他们觉得武将的地位不行了,以后是他们的天下了。

就结起伙来想搞一搞,能搞下去更好,结果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

“你们这些人好歹也为官多年了,难道不知道一点,要实事求是吗,仅凭看到的一点末尾,就自行给补了全部,自以为是,这要是办案,那得有多少冤假错案。

不知道在朝堂中你们的任何一个说法做法都会影响很多人吗?如果做事全凭想象,何来公正,何来真正的为民所需,从何知道施政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