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辩论之言惊四座

沉默三十秒。

袁文峰:“那么这场辩论...”

“正方学生祁元甲。”

众人目光瞬间汇聚而去。

“那不是第一次考评考了全班第一,全院第三的祁元甲吗?”

“他怎么会站起来?就第一次成绩好点,后面越来越差,水平不行。”

“是啊,他站起来不就是给我们丢人吗?这下输的更难看了。”

......

对于祁元甲的讨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恶评。

但祁元甲没有被打倒,而是正声道:

“反方诸君所言自治之益,虽有其理,然吾认为法治更为根本。”

“昔者,周公制礼作乐,非但因地制宜,更需律法以束之,方能奠定礼乐文明之基石。法治之下,民知法守法,方能保民之权益,惩恶扬善。

“且法治能防止权力滥用,如汉高祖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帝国方能长治久安。若自治而无法治,犹如无舵之舟,随风飘荡,终难长久。当今圣人更是以身作则,以法行国,历作不偏不倚,这方是大道之本,更是超越尧舜之举......”

接下来的祁元甲的话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完山,越想越明白。

他的话就像一道光,撕开了某些东西,照亮了...

祁元甲的话引经据典,从尧舜开始,从人治优秀反衬法治之优,从各个方面对反方从辩论开始的论点进行一一反驳,并从收益层面和数据层面进行实际反击。

他的话将反方所有观点全部驳斥,且逻辑完美无缺。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起,但无人关注,甚至其他班级的学生都汇聚了过来,无人大声喧哗,都在认真聆听。

“然今日之辩,吾等已论及法治与自治之轻重,及其对大唐帝国未来之利弊。吾以为,法治乃治理之基石,自治虽有其益,然法治更为重要。”

“法虽有滞后之嫌,但却远胜人性之私。”

......

“古往今来,法治之下,民知法守法,社会有序,方能保民之权益,惩恶扬善。更是法治防止了权力滥用,保护百姓免受豪强欺凌。法治不立,自治难行。”

“故,法治不止乡村治理之要,亦为大唐帝国未来之要。吾辈学子当以此为鉴,以法治为本,自治为辅,方能安百姓之心,稳帝国之基,今日之交流亦是为后世留宝贵之经验。”

“学生陈述完毕。”

长久的沉默,真正的长久的沉默。

祁元甲长达六分钟的快速文字输出,震惊了整个班级。

不,震惊了整个政法学院,若是登报,必将震惊整个大唐。

他的言论比李长河如今而来的一些观点书籍更为深刻。

其内容之详尽,其论点之鲜明,其道理之深刻,远胜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