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院士增选季

徐生洲恍然大悟。这年头,能让主宰一方、浑身都是奖项和论文的学界大佬们披挂出战的,也就只有院士这个头衔了。只是自己刚当上教授,身在鄙视链的最底层,院士这种高大上的东西离自己太远,没有关注,才没有想到这个方面。

衡平却道:“你不赶紧过来学习一下怎么填表?过几年肯定用得上!”

众人顿时一片哄笑,为徐生洲让出一条路来。

徐生洲盛情难却,走到公告栏前边看边随口问道:“我们数院这次有什么人选?”

衡平摇摇头:“推是推了一个,就是王实勘教授,你应该认识,是位老运动员,不过希望不大。本来咱们数学学院是学校的院士培养基地,但因为某些原因,有点儿青黄不接。有个院士苗子,就是唐天赐教授,结果去年被北平大学挖走了。加上前几届成院士当选,所以,这次我们也就是重在参与。反倒是你,好好加油,未来大有希望!”

话音刚落,徐生洲就听系统“叮——”的一声:“系统发布新任务!

“说明:毫无疑问,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也是学校的旗帜,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科研实力!来吧,是时候让你的学校达成另一项伟大的成就!

“要求:在未来三届的院士增选中,学校至少有一名教职工或一名校友成功当选所在国的两院院士。

“奖惩:视完成任务情况,分别奖励点以上积分。未完成任务?随机流失5位以上的杰青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徐生洲乐了。

要论会玩,还是得系统大爷您啊!

可以这么说,院士是所有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荣衔。但每两年增选一次,中科院和工程院名额加起来,少则五六十人,多也不过一百出头。放在全国近6000万的科研工作者中,其中奖概率不会比玩双色球中500万更大。

除了最顶尖的留美、燕京,从C9到985,从双一流再到211,有一个算一个,所有院校都有“院士焦虑症”。没有院士的,日思夜想,挖空心思想培养或引进来一尊大神;有了院士的,又提心吊胆,生怕某天被人连盆带花一锅端走。

不仅学校有“院士焦虑症”,大牛们更有!每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就是大牛们的受难日。一旦跃过龙门,大牛们从此遇风化龙,披上不败金甲,天下之大皆可去得。而绝大多数没成功的,只能擦干眼泪,准备两年后卷土重来,至死方休。

没办法,在当前的学术体系内,院士就是最大的山头!

有了院士,就意味着学科有了话语权、院系有了保护伞、学校有了主心骨。只有拥有全职院士,学校才能挺得起腰杆,才有号称“名校”的底气。

没有?

呵呵,你们还真是身残志坚、奋发有为的地方院校!

像二流以下的高校基本上不参与这么高逼格的游戏,一方面是没有拿得出手的选手出场,另一方面是就算有选手参赛,也是一轮游的命,纯粹当分母、陪跑。长此以往,也就没人玩了。然而他们一旦决定参赛,那就是集全校之力打造的系统工程。该给、能给的奖项,诸如代表、委员、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甭管有用没用,全都堆到他一个人身上。

还得宣传,镶上金边。

召开各类专业会议,让业内的大牛小牛过来拜谒山门、瞻仰风采那是基操,最好隔三差五上个人日、光明,伟光正的那种。当然,普通人知道没用,关键得让大佬们知道。所以得请院士大佬来学校开讲座、做报告,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五次,当然,讲课费必须给得诚意十足!再把大佬们聘请为学校双聘教授、名誉教授、兼职教授,或者特聘教授、××学者,总之变着法子表示诚意,而且还要送得多、送得雅、送得名正言顺。

做完了这些铺垫工作,还要拜山头。

大佬们有那么多徒子徒孙,其中不乏拔尖的人物,凭什么让他们在院士增选投票时不投他、而投你?就凭你学术水平高、发的论文多、得到的奖项厉害?别扯了,要是事事都这么公正,人人都这么公心,人类早就移民比邻星了!

就像刚才,为什么徐生洲首先想到京城师范大学有什么人选?

至于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民办大专也想上院士,徐生洲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花点钱,去让瑙鲁、基里巴斯这种鼻屎大的国家成立个科学院,或者干脆自己在欧、米租个房子成立个欧罗巴自然科学院啥的,院士帽子随便发,给全校老师每人来一顶都没问题。

关键系统大爷要求的是“所在国的两院院士”。

要不我自己买个别墅,成立一个“独栋别墅前后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