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黄青英介绍的拾花经验很快在五一农场电视差转台播放出来了。五一农场电视差转台在播出这条采访新闻时,还配发了“本台短评”,要求五一农场全体拾花人员不仅要学习黄青英的拾花方法,还要学习她的吃苦耐劳精神,争取早日把地里的棉花拾回来,向国庆节献上一份厚礼。

因为早出晚归拾花的原因,黄青英没能看到电视上播放自己介绍的拾花经验,李江淮倒是看到了,并且告诉了她。虽然黄青英没能看到采访自己的新闻播出来,但她仍然很高兴。再说了,自从有了丈夫帮忙做些杂七杂八的活后,她就能一门心思拾花、心情舒畅地大干起来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这天,黄青英像以往一样起了个大早,吃点米饭就来到地里。虽然是传统佳节,因为正是三秋拾花大忙季节,黄青英和农场所有职工们一样,没顾上休息一天,仍然坚持在地里拾花。

中午十二点多,赵踊跃急匆匆来到503地号,向黄青英说五一农场党委书记潘希泉要来看望她,因为潘书记看到采访她的拾花新闻后,也被她的拾花精神所感动;同时她的拾花日工效不仅是三分场最高的,也是五一农场个人拾花工效最高的了,拾花总数量也名列五一农场拾花最高工效前茅,工会还要对她进行表彰奖励。

黄青英听了,连忙说:“赵副场长,我可是在场里三秋拾花动员大会上吹过牛的唦,要拿三分场拾花第一名的唦,没敢想拿咱们五一农场第一名的唦,比我拾花快的人多得很呢,千万莫宣传我唦。”

赵踊跃看见一时半会跟她解释不清楚,加重语气说:“反正我已经通知到你了,中午你得早点儿回去。刘场长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回去晚了,他可又要骂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青英顾不上和赵踊跃过多地讲话了,继续低头拾花。正如她自己说的一样,人一分神,拾花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赵踊跃知道黄青英不是有意冷落自己,他将随手摘下的一大把棉花放进地边的袋子里后再次提醒她:“黄青英,我再跟你说一遍,中午一定要早点回去哦!你忙着吧,我走了,不打搅你了。”说完就离开了。

看看太阳已经高悬在头顶上了,不远处的地号里已经有人开始高声招呼着拾花的同伴们吃午饭了,黄青英也感到肚子有些饿了。她抬头向远处看了看,见已经有许多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谈论着拾花的多少。她把袋子解下来往肩膀上一甩,背起拾花袋子就往地头走去。

将棉花袋子放下来后,黄青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拿出清晨带来馒头和一瓶开水等,就着的醋炒白菜和辣椒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黄青英刚吃到一半,见李江淮慌慌张张来到地里对她说:“刘场长让我来接你回去,说是三点钟趁大家都在棉花场上返花的时候,潘书记要来看你呢!听说还要给你戴上大红花呢,没想到你拾花也能成明星哩!”李江淮说完,看了看妻子,咧了咧嘴巴笑起来。

潘希泉是五一农场最高级别的长官了,别说给人戴大红花了,就是场里召开大会,哪个分场的干部在全场大会上能受到他的口头表扬,也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所以李江淮听说潘书记要亲自给妻子戴大红花,对她也有几分敬佩。

“快点吃呀!回去晚了,刘场长又要说我了,他要我专门到地里接你回去哩!”看到妻子对自己说的话并不在意,李江淮又催促起来。

黄青英知道下午三点多钟是棉花场人员最集中也是最多的时候,因为五一农场有规定,当天拾回的棉花必须当天返好工后上大垛统一堆放起来,晚上拾回的棉花也要运到棉花场堆放到指定的返花帘子上,决不允许放在家里过夜,否则将按照偷盗棉花行为处理。偷盗棉花不但要进行处罚,而且还将在五一农场电视差转台上进行曝光。如果播出了处罚决定,就会让人的脸面没处撂。所以一到中午,职工们如果有人帮忙,就要抽出一个人去棉花场返花交花上大垛;如果没人帮忙,就得自己去棉花场做这些工作了。

听到丈夫在不停地催促着自己,黄青英知道自己中午一定要回去了。因为五一农场党委书记要来,谁敢不尊重?她看到就连刘场长、闫书记见了潘书记,说话都十分小心,举止都十分庄重呢!于是赶紧狼吞虎咽地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