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示意身后其他人可以开口的信号。
“浩南同志,什么叫做……火箭在级间分离时的位置精度?”
既然这火箭跟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相关,第二炮兵的负责人景志远自然是最为关心的。
“呃……”
常浩南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
“就是说,可以让火箭的每一级在分离之后掉到更准确的位置,免得出现落区规划太大,残骸把老乡房子给砸了的情况……您知道,固体推进剂不比液体,即便燃烧殆尽之后仍然可能有危险……”
实际上,这个升级算是他顺手而为之。
对于弹道导弹,或者任何固体火箭来说,都没什么特别明显的意义。
但却是火箭回收和重复利用的前置科技。
只不过这事儿目前来看还太过长远,所以常浩南暂且不准备画饼。
省得别人不停惦记。
果然景志远也没再追问,他们弹道导弹部队试射基本都是全程无人区或者直接往海上打,并不太需要考虑砸了老乡房子的情况。
反而是另外一件事更为重要。
“刚才良兴同志说,希望能让东风31甲的圆概率误差出现一个飞跃……”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景志远简直两眼冒光:
“那如果能积累到足够大量的数据,在理论上,这个误差可以缩小到什么范围?”
还真就给他问着了。
就在不久之前,常浩南刚趁着闲来无事的功夫,跟航天科工二院以及九院进行了几次模拟评估。
“理想情况下可以达到50米左右的CEP……”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
“也就是说,东风31甲将有一定能力执行一次核打击任务,直接威胁到敌方经过加固的核弹发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