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王朝建立
距今4000年前后,夏王朝建立。在以嵩山东南麓为中心的区域,出现了10座大型城址。其中,在登封王城岗发现了气势恢宏、大小相套的内外城。在同时期的禹州瓦店遗址,大型夯土台基上有人祭、殉牲等多种祭祀遗存。这些发现都昭示着华夏文明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新阶段。
三千年王权巩固
西周初年,周王通过“封邦建国”,册封自己的至亲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广大地区的稳固统治
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华夏文明进入到大一统国家的文明阶段,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新阶段。
从大地湾到二里头文化,华夏文化发源于本土,接续发展千年,这方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祖先自己主宰的,文化的根基是华夏祖先自己创造的。
小主,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华夏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华夏文化创新的宝藏。
绵延数千年,华夏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以华夏”。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华夏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冲破“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华夏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华夏方案,即: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出现明显阶级分化,出现王权;人口显着增长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国家。
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华夏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
古国时代可进一步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并确认该遗址第一地点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
第二阶段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焦家遗址新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围绕水利系统展开,塘山以北的良渚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
第三阶段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中原和北方地区开始新一轮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证实了5000多年华夏文明,揭示华夏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情景,展现了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使华夏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得以了解华夏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华夏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实的历史。华夏文明探源工程所揭示的华夏文明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华夏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华夏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悠悠历史长河,华夏民族孕育了绵延至今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为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华夏文明探源工程证明了,在地星之上华夏文明一枝独秀。灵源的诞生更是确定了华夏一脉相承的特点,连续不断诞生的灵源基地,将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串联了起来。
趁着有时间,夏先衍决定一口气将所有发过来的资料都梳理一遍,他运用神识看起这些资料特别迅速,基本上一秒就可以记住一页的内容。就像一台扫描仪一样,随着他手指点击鼠标,页码不停的翻阅,资料上的内容就被记录在了识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