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讲】

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假若“有”,这个“有”就是“作”。假设你作自然之想,说很清楚地、很分明地实际上有一个自然的菩提心的心体生起,而且也很分明地知道有一个真实的生灭心消灭,那么这样子也是落入了对立之法了。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说: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所谓真正的不生不灭叫作什么呢?“名为自然。”它必须是任运地随顺真如,而内心平等,没有任何对立,这样才是真实的自然。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说如果你一定是说以无生灭为自然、以有生灭为因缘,形成对立的话,那么这个就好像世间上的诸多的万相。这当中有些是互相参杂而和成一体的,比方说,有的药丸是有很多很多的药物组合而成的。那么你说,哦,这个是和合性。这和合性比喻因缘。那么,“非和合者”,有的物体是单一构成的,比方说地水火风各有各的个体,那么这个非和合比喻是本然性,就自然性。那么你这样子讲,又落入了一种所谓的和合性跟本然性的对立了。

这个地方,佛陀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帮助初心菩萨建立一个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信心。就是你在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要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也就是说,你深信你现在在打妄想的这一念心,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真如,它只就是一念的迷而产生很多假相。假设那一念迷情被你破坏了,那么它又恢复它原本的真实功德。这个就是说明了一种真妄不二的道理,而我们初学者对这个要生起真实的理解。不是离开了妄想而另外有一个真心,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即妄而显真,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所谓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壬三、正指是

壬三,佛陀正式要指出对因缘自然的正确理解。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佛陀讲的很多很多的因缘跟自然的观念作一个总结。

“本然非然”,这一段是单遮,单方面的遮止。这个“本然”指的是自然。也就是说,你说它是自然,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自然,因为你要经过修证它才能够显现。众生虽然佛性本具,但是要假借修证才能够开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你说它是真正的自然,是不对的。这个地方遮止自然。

“和合非合”,这个地方遮止因缘。你说它是真正的因缘,其实它也不是真正的因缘,因为那个功德是他本来具足的,你只是把这个妄想消灭了,让它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也没有从外而得嘛,所以你也不能说是因缘。“和合非合”是遮止因缘。

小主,

“合然俱离”这个是双遮。合指的是因缘,然是自然。也就是说,你对心性的了解,只有离开了对和合、对因缘的执取,才能够真实地显现出来。这个双遮因缘跟自然。

“离合俱非”,这一段是双遮双照。这个“离”当然是离开因缘、自然的执取。“合”,合者,即也,当下即是因缘、即是自然。所以你必须要非离非即,一方面离开因缘、自然的执取,一方面在修学过程当中又不妨假借因缘、自然的方便来开显真如本性。远离它的执取叫双遮,但是又假借因缘、自然的方便来开显,是双照。透过双遮双照,这才是真正的大乘的中道了义无戏论法,这才是我们对现前一念心性最完整的了解。

佛陀对于我们这一念心到底是什么相貌,花了很多时间:因缘、自然,有时候讲不是因缘、不是自然,但是有时候讲其实它也是因缘、也是自然。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如果你心外求法,那什么都不是。你离开了你这一念清净的本性之外,去追求因缘也错,追求自然也错,什么都错,那真的是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如果你把心带回家以后,这个时候你说它是因缘也对,你说它是自然也对。

比方说,唐朝有一个叫怀让禅师,他去参学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到他,二话不说,就直接考他对内心世界的了解。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从什么地方来?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大师继续问他:“还假修证否?”怀让禅师回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大师说:“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

怀让禅师第一次答我们这一念心性的时候,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其实这句已经道出他中道了义的无戏论法,离言真如。就是当你回归本性的时候,是离言说相的,你不能讲话的。但是,离言说相,到底是有没有错认消息,也没人知道。中道了义无戏论法,真实的体性的安住,是没有言说相的,是唯证方知的。所以六祖大师继续问。他说,那有没有修证呢?有没有可以修证的过程呢?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修证即不无”就是讲因缘,的确是可以修证。你看我们刚开始烦恼很重,但是烦恼现前的时候,我们常常说,烦恼最怕你回光返照,因为它没有根。烦恼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你只要问它一句话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因为你觅之了不可得。

所以,我们经过一次一次的观照,欸,烦恼真的淡薄了,正念加强,那就是修证嘛。心念透过你的观照,你发觉你的心态每天在改变,思想观念在改变,那这个就是因缘。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样了嘛。你看到一件事情,你产生了想法。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不一样,那这个真的是“修证即不无”,的确是有它的功德相。但是“染污即不得”。回归到那一念本体的时候,你不管是怎么修证,那个清净的本性是完全没有改变。所以,你要能够回归到一念心性,你说它是因缘,有它的断恶修善的功德,也对;你说它自然,其实你断恶修善,还是你的本具功德的开显。只要你法法消归自性,都对。

其实,因缘跟自然这个应用是很广的。你看日本有一个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有一天去参访一个日本老禅师。他跪在老禅师面前说,请大师开示管理之道。他本身就是经营之神。禅师在开示的时候很少用讲话的,他就拿一个杯子给松下,你帮我把这个杯子拿着。然后就帮他倒茶。倒了以后,就请他喝下,把这个茶喝下去。喝了以后,又倒了一杯又请他喝下,又倒了第三杯又请他喝下。这个松下也是悟性很高,他说,谢谢禅师,我知道怎么管理了。因为杯子本来是空的嘛,无为嘛,倒满了以后就是有为,那你喝下又变成无为。自然就是无所为,因缘当然是有所为。我们去管一个人,到底是要主动积极有所为,还是要保持默然无所为,这个就是要平衡。

我相信做过执事管理的人都知道(我个人也带过人),很多事情你不能管,越管越糟糕,你只有默然。有些事情是不能处理的,越处理越糟糕,让时间去处理,让它过去就 OK 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处理不行,不处理更糟糕。那就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到底是要有所为,保持因缘的造作,还是保持一个自然的无为。

我们有一个原则。基本上来说,我们大乘佛法在修学的过程当中,面对过程是要强调因缘,要主动积极,你看我们讲“凡事尽心尽力”。但是面对结果,我们的态度是保持自然,“成败交给业力”。所以我们对过程的态度跟面对结果的心态是不一样。云何应住?云何调伏其心?其实调伏你的心就是因缘跟自然,一个是空观,一个假观,这两种而已,没有第三种。

所以这个地方,其实佛陀已经把整个调心的方法道出来了。当然,正式的修学是在下一科,但是这一科其实已经把这个轮廓说出来了,通过双遮双照来讲到这个中道的无戏论法。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