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从山西平陆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医学微生物学家徐建国

院士之路 钩藤草 2836 字 4个月前

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他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地位。

院士从业之路

1972年—1973年间,徐建国担任山西省平陆县公社卫生院主治医师。

1977年—1979年间,徐建国担任山西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助教。

1982年—1985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7年—1991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1年—1994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室副主任。

199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94年—1995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室主任。

1995年8月—1998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徐建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8年8月—2002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2年3月—2020年间,徐建国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2005年,徐建国担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12月,徐建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徐建国当选为主任委员。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徐建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组长;5月,担任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从业之路解码

徐建国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建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深入基层,担任山西省平陆县公社卫生院的主治医师,这段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基层医疗的实际需求和挑战,也培养了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山西医学院的助教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副研究员、研究员,再到担任多个重要职位。

徐建国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经验。

这些学术积累为他后来成为院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建国在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组织协调能力。

他能够带领团队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推动学科发展,这些经历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增添了重要的筹码。

通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徐建国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这种学术影响力也为他后来成为院士提供了有力支持。

徐建国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体现在他作为院士的身份上,他继续为公共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此可见,徐建国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积累,也培养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并建立了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他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地位。

院士科研之路

徐建国院士是我国着名的医学微生物学家,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新发、突发、重大、不明原因性传染病疫情的病原学研究工作。

徐建国院士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微生物学家,在中国传染病防控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

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多起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

1999年,苏皖地区发生 了一起由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肠出血疫情,病人从腹泻到肾功能衰竭再到死亡仅经历10天左右的时间。

徐建国临危受命,迅速判断致病菌为O157:H7大肠杆菌,并带领团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成功扑灭了这场罕见的传染病疫情。

2003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爆发期间,果子狸被认为是病毒的重要宿主。

徐建国参与了对果子狸携带SARS病毒的调查工作,为揭示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