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下本儿

国潮1980 镶黄旗 1290 字 2个月前

普遍来讲,这个年代的国人,非但瞧不起厕所这玩意,连带着也瞧不起从事相关行业和工作的人。

什么掏粪工,扫厕所的,开粪车的,一概如是。

其实说起来,不外乎是因为我们当时的厕所的条件实在是差劲,只能用“臭名远扬”来形容。

究竟能差劲到一种什么地步呢?

能差到都不配被叫做厕所,只能以“茅房”称之。

这话一点也没有夸张的成分。

这年代的公厕,建筑标准多是“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

不但没有门,而且矮得如同猪圈,厕所顶部为防雨只加覆两层石膏瓦楞板,通风就是靠厕所上部,砖头错落磊搭留出的通气孔。

而京城百姓这时形容上公厕的感受,那是“一闻,二跳,三叫,四哭,五笑”。

大致的意思是,在胡同里找厕所根本不用看标志,“闻”着味儿就能找着。

进入厕所则污水横溢,屎尿横流在地上,一不小心摔一跤,一天浑身臭骚味。

所以只能“跳”着前进。

另外在夏日,厕所坑中的场面将会让人惊心大“叫”。

还有厕所里弥漫着的尿液氨气能呛得人眼泪直流如同“哭”状。

再加上便坑之间毫无遮挡,入厕的人们只能大眼瞪小眼,相对苦“笑”了。

公厕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共和国的对外形象,因为即便是公共场所,旅游景点的公厕也比胡同的公厕强不了多少。

在很长的时间里,共和国境内的厕所,都是境外游客到内地抱怨最多的问题。

有一些海外游客甚至因为被旅游景点的公厕给吓着了,宁可中止游览,也得返回宾馆入厕。

真有紧急情况,不得不被迫“入乡随俗”,那简直能形成心理阴影。

许多外国人会因为内地的厕所没有隔板,只能用手抱头面向墙壁,来个“鸵鸟政策”。

为此,有些外国出版的旅游小册子,就会郑重提醒前往共和国的游客——“旅游出发前务必要在宾馆提前入厕,旅游途中不要喝过多饮料,以免使用公共厕所,那里是华夏最肮脏的地方。”

所以完全可以说,公厕问题的确是这个年代,难以示人的一块臭疮疤。

可要知道,还别看厕所这么脏臭,想上还不好找呢,因为数量也不足。

据资料记载,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全京城只有五千五百座公厕。

即便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公厕不过二十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