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对此脸上神情淡漠。帘后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章越说到这里,众宰臣们完成使命,齐齐从福宁殿中退下。
章越也知今日之事将天子和高太后都得罪了,反正自己就要走人了也无所谓。
永远要先小人后君子。
不要怕得罪人,因为现在讲,比以后讲要好!
看历史上的哲宗即位,从史料中看高滔滔从未想过用雍王取代亲孙子哲宗的动作。可高滔滔在这个过程,却充分利用自己的选择权,换取文官集团的让步。
而期间蔡确表现得十分忠心,绕过王珪力推建储。哲宗登基时,蔡确在直宿宫里七天,一直确认对方正式登上帝位后,这才放心。
蔡确回到家中对家人大哭道,我总算没有辜负了先帝的托付。
但蔡确此举,也导致高太后要贬死蔡确岭南的有史以来最烂操作。
为什么高太后宁可坏了规矩也要如此为之?
因为蔡确与高太后争得是策立之功。
有其功,必有其过。
策立乃是第一功,而这策立之功越大,阻碍策立之过也就越大!
而且凭着蔡确个性,他若被贬不死,他日复辟归来,后果不堪设想。
王珪因为倾向高太后的操作,身故后数次被新党剥夺一切。
所以章越要向天子确认制度。
制度一出,好了大家都不要争了,所有人都没有策立之功。咱们一切按照规矩来办事。
按照规矩来办事,功劳就是文官集团的。
章越离殿后向王珪告罪道:“老师,殿上之事学生造次了,所幸大事已定。今日定策,若万一以后有不讳,顾命重责就拜托老师了。”
“老夫老了顾命之事怕不能了。”
王珪也是有自知之明,官家肯定不会托他顾命之事。
他道:“度之,若是立储大事决之于公论,而不是私议,公功莫大焉。”
章越道:“老师,无论是公论,还是私议,只要是能为天下好的,便可行哉!”
“当然最要紧的是让我等免受其害啊。”
王珪点点头道:“天下事不试一试则未可知,老夫太过持重了。”
章越笑着附和了几句心底却道。
持重?你明明是怀二心好不好。
章越心道,不过话说回来,持重也好。你不持重,怎能显得我果锐。
就如同登山一样,章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