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天罚降世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2755 字 1个月前

唐军在解决了闽中的陈蒨等一干人等之后,并没有选择直接再向岭南发起征讨而是将人马停下来稍作休整,并且将后续的征战计划再重新进行一番整合与调整。

毕竟岭南地区乃是征服江东的过程中最后一个、也是距离中原地区最远的一个地缘板块,只有将之完全彻底的收服,这一场征讨江东的战事才算是能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征讨岭南比其他地方要更加复杂一些,尤其在这各种技术都还比较落后的中古时代,单单一个后勤给养的压力就能给战争增添大量的变数,也让战争的形势变得比较复杂,需要进行更多方面的考量。

当然这些可能存在的变数与综合性的考量,还是需要前线的将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后方的大唐朝廷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给予前线师旅各种力所能及的支持,尤其是在钱粮物资方面的需求。

三吴之地的平定,使得后续的军事行动有了一个更加可靠近便的大基地。而针对三吴之地、尤其是吴兴地区的豪强所进行的打击,也让唐军获得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物资给养。

近年来江东民生发展颇遭阻滞,就连三吴之地都是盗匪横行,寻常小民谋生无以为继,但这并不包括那些乡资雄厚的世族豪强们。

仅仅在吴兴沈众一家之中,便查抄出了足足有十几万石的粮食,与那些家徒四壁的赤贫小民相比,这财富差距之悬殊简直令人咂舌。而更可笑的是,这沈众囤积了如此多的粮食,却连家人饮食供给都诸多吝啬克扣,以至于其家族众人都常常饿得面有菜色。

所以当其家被查抄出这么多的资货之后,许多沈氏族人自己都惊诧不已,完全不知道自家竟然积攒了如此海量的钱粮!

其他吴中豪强们或是不如沈众一家如此豪富,但也都家资可观。仅仅从这些世族豪强家中所查抄出来的物资,便足以补偿之前诸军过江之后所产生的各类消耗,而且还能给予后续战事进行以强有力的物质支持,倒是免了朝廷继续从中原和山南地区进行转运的劳费。

不过这一系列的行为还是免不了会给三吴地区的社会构架造成极大的震荡,毕竟那些世族豪强们也并非全无存在的价值,他们对于维持地方上的稳定还是有着不小的作用,尽管这个作用最终还是为了压榨剥削普通民众而服务,但作为一种运行多时的社会秩序被骤然打破,在这破而后立的过程中总是免不了会产生动荡。

眼下比较乐观的情况,那就是尽管三吴地区会因此产生一些动荡,但是由于各种乡曲武装势力扫荡的比较彻底,这些动荡也主要是人员的监管和物资的分配比较混乱、需要重新建立秩序,但却不会再酿生出什么战乱。

之前陈主陈昌与南陈朝廷一干人等都已经被迁移到了江北秦郡,权景宣等诸军进驻建康,已经做好了全面接收江东并直接进行管理的准备。

所以在闽中被平定之后,扬州总管府便移至京口,正式开始处理三吴地区的军政事宜。而这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组建三吴地区的府兵组织,诸军府初拟一万名军士,将会在接下来追从唐军主力一起征讨岭南。

在征讨师旅的上层人事方面,李捴移镇江州、暂时坐镇南川,权景宣则坐镇建康,田弘驻守会稽,而作为主将的史宁在完成对三吴之地的征讨之后,便率先携带陈蒨的首级与一些战俘前往洛阳奏报战功,不再参与后续征讨战事。

倒不是因为史宁在征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而是其人身体出了一点状况。史宁之前久镇陇右凉州,身体便已经有些积劳成疾,转镇江夏的几年也只是在咬牙坚持着,此番征讨三吴而且又是在冬末春初时节,故而受不了这剧烈转变的气候以致染病。

因其身体状况堪忧,恐怕南去征讨岭南时病情转重,所以至尊特意召其归朝休养。不能参加主持后续的战事固然有些遗憾,但仅仅只是平定三吴之功,也足以令其名垂青史。

虽然一系列战事看起来有些波澜不惊,非常的顺利,但那是因为之前多年的经营已经让大唐在双方的对抗当中掌握了绝对的优势,而能够充分发挥利用这些优势,顺理成章的完成这一历史性的功绩,史宁等一众功士也都有资格为此而感到自豪。

史宁归朝之后,朝廷另外派遣李贤南来主持针对岭南的征讨事宜。征讨岭南除了必要的军事行动之外,同样也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与手段去处理岭南地区比较复杂的民族与乡势问题,而李贤就是兼具这些能力、智勇双全的人才,相信能够将岭南战事顺利妥善的解决。

这一次进讨岭南,唐军仍是采取兵分三路、齐头并进的作战方式。除了将要由李贤率领南下的中路主力师旅之外,还有东路舟师水军自闽中继续南下、进袭广州,西路李迁哲所率领的桂州师旅,将会沿漓水南下,进击威抚岭南地区的安州、交州等西南诸州。

李贤受命之后便即刻奔赴会稽修缮甲杖,等到诸路师旅再次备战完毕,时间已经进入到了五月仲夏时分,不只天气回暖,江东各地渠池水量也再次满溢起来,水路交通得以恢复,使得大军进退更加方便,于是诸路人马便又继续准备出发进讨岭南。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