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寺庙

万道长途 大脑被掏空 2343 字 4个月前

送太贵的,李启送不起,他也没钱。

也不能随便糊弄,不然搞得脸上不好看,说不定还得被人赶出去。

过去的路上,李启思考了一下,然后在城外,自己手采了一些‘古终’,捶打成帘,然后进城之后找了裁缝,花了几十钱让其编织成帘。

木棉布皂帐,名曰“古终”。木棉布质厚于绸,暖即过之,宫帏中所以用此者,乃寓崇俭之意。

此物乃有典故,曰“帝用古终,皆崇俭也。宫帏中犹有崇俭如此者,士庶之家宜知节矣!”

这样一来,礼物备上了,又拍了马屁,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一来,自己上门求签字那多半也没什么问题了。

东西都考虑好了,那么就剩拜访了。

李启牵着马,一路走到司马府。

广阳城的夜生活也相当丰富,李启一路走来,虽然已经是夜晚,但整个城市灯火辉煌,酒肆在街,不时有行人游屐入城,山色湖光,带于眉宇,烹鱼煮笋,尽饮纵谈。

不过,有人享受,自然也就要有人干活。

一路上,各路小贩肩挑手搬,不断给城内运输物资。

广阳城人口足有百万,每日消耗不计其数,自然也需要无数人来负责每日的物资运输和搬运,小贩和各家店铺,也要通过零售来将物资分发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启还经过了一个奇景,却见一个大户人家,在门口立了一根巨柱,柱子上有篷布,给下方行人遮阴挡雨,还有一聚水符,不断凝练水柱喷出,提供免费清水给柱下行人使用。

巨柱高二十丈,上书:“张家福地”,巨柱上雕刻蝙蝠,数以万计,所以往来行人又称其地为“万福来朝”,是这大户人家为自己积德祈福之地。

只是李启经过的时候,柱下乞儿数百,密密麻麻,恶臭扑鼻,争抢清水,在柱下躲避风雨,半点看不出‘褔’字,早已变成了乞丐窝。

李启有些奇怪,这广阳城怎会有如此多的乞丐,便询问四周小贩。

小贩闻言,一边手里炸着小吃,一边笑着对李启说道:“镇关那边最近撤来难民无数,有些找到生计过活了,有些做不了事,那自然只能聚在这块咯。”

“难民无数?镇关那边发生什么了?”李启好奇问道。

那小摊贩看起来也是个健谈的主儿,他们回复道:“官人说笑了,我们不过是个城里摆摊的,哪里知道镇关发生了什么?只是听人说,镇关那边,那些军爷都撤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不少逃难的,这几天还好些,前半个月,城里城外全都是人,乌泱泱的,现在就只剩下些叫花子在讨饭了,噢,宜春楼那些地方也多了不少新的小娘子,官人看你也是独身,不妨试试,价钱可低了。”

“别谈那些了,你给我来两串豆腐,再炸两串包菜,对了,还有这虎皮鸡蛋给我来一个,鸡爪子也来点,对了,按你这么说,这么大的事情,司马府那边都没出什么告示?”李启点了些炸串,又好奇的问道。

“司马府能出什么告示,那司马大人这些天一直往天宁寺跑,搞不好连公务都没处理咯~。”那小摊贩嘻嘻哈哈的说道。

“这种事你都知道?”李启大为惊讶,他就是随口一问,看看有没有官府告示之类的,结果这小摊贩知道的这么多啊?

他当纤夫,在社会底层的时候,可从来不清楚这些,能看两眼告示已经很不错了。

“唉,管人是刚来广阳吧?这可不需要我去打听,你问问满城的人,谁不知道司马大人笃信佛法,基本就住在天宁寺了。”小摊贩一边给李启炸豆腐,一边说道。

而李启,则突然皱眉。

等等,佛法?天宁寺?

佛门?沃日,这可没听说过啊。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他几乎都忘了还有佛门这个玩意儿了。

书上倒是有说,在天下极西,有无上无量佛国,但因为离得太远李启基本当故事看。

而现在,在这巫神山的势力范围内,居然有一国州城司马笃信佛法,还把寺庙开到这里来了,这事儿可不是寻常啊。

“官人这幅模样,是没听说过吧?我之前也没听说过什么寺庙啊,佛法什么的东西,不过他们自称和咱们常见的巫觋神婆没什么两样,都可以给人治病,祈福什么的,后来也就没人管了,反正也不做什么恶事,时常还会来城里布施什么的,就连我也吃过他们的布施的菜呢~。”小摊贩嘴碎的说道,还是一脸笑容,非常阳光。

小摊贩又补充道:“我估摸着就和那些道士差不多,都是外边儿来的,只是他们比道士强多了,那些道士整天就蹲在山里,偶尔露面也是一副死人脸,太不喜庆,比不上那些大光头,一个个慈眉善目,笑呵呵的,对谁都亲切,治病也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