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可没什么改口费下车费的,媳妇进了门,那可是等于进了个免费保姆。
不过新媳妇也没什么不高兴的,一个十块可比无数个一毛强了。
--
等到吃饭的时候,院子里摆了三桌,都是小辈跟妇女。
堂屋里摆了一桌,这一桌都是爷爷辈的,所以好酒好菜那可都是先仅着堂屋的。
像是鲫鱼,猪蹄这些不好分的,还有炒菜什么的,也是只有堂屋有。
这里除了长辈,晚辈只有三人,一个是秦江河,他是新郎父亲,不上主桌说不过去。
还有个新娘的弟弟,是的,送亲的就一个弟弟。
原本是看到下个聘还东拼西凑的,给的粮食还是用红薯跟棒子掺和的。
新娘家还以为秦家也就那样,跟自家是差不多的,来了也混不到啥,可能还得白跑一趟。
所以她那几个娘家兄弟也是磨磨唧唧没几个愿意送亲,最后这个弟弟揽了这个事。
他比新娘小一点,从小就是姐姐牵着长大的,所以两人关系好一点。
可自从来了秦家,闻着院里飘的香味他就已经开始不淡定了。
后来,秦淮茹给新人钱的时候,他眼睛都差点瞪了出去,这也太豪横了吧。
到了最后让他上了主桌,他的心思是瞬间就泛活开了:
‘乖乖,这秦家条件真好,这一桌子大菜,俺家就是过年也吃不上的啊。
看来之前给那些杂粮纯粹就是瞧不上俺家,俺以后可得跟姐保持好关系。
俺回头口风也得紧一些,不能告诉家里那些自私鬼,谁叫他们不来送亲的,活该。’
那最后一个晚辈就是秦淮茹了,秦爹坐的主位,而她就坐在秦爹下首。
对于这个安排一桌长辈没一个有意见的,开玩笑,这可是城里人,有钱人。
经过了两天的发酵,秦淮茹带了两千斤粮食回来的事,村子里基本都知道了。
这也是肯定的啊,虽然秦家压了这个事,可是拖拉机送粮食那么大动静,总有别人看到。
有人看到就有人会传,这一传还不就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