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园朗收到最新报道之后,一脸便秘的表情。
“我们这位白学弟手握重兵,刚刚拉拢完,高层又搞这么一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262旅的旅长彭英正在孙园朗的指挥部喝茶。
闻言也放下茶杯,无奈道:“最高层的脑子里,往往充满了权力和制衡,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我不理解的是竟然能跟日本人达成默契!”
现在司令部内只有两人,彭英也不用顾忌言辞,直言道:“高层里面可是有不少亲日派,甚至委座也未尝没抱着和平解决争端的念头……
最起码希望国际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支持,甚至调停解决矛盾。”
“唉——”
孙园朗长叹一声。
现在,他和他的精锐八十八师,吃得用的全是高层拨款,他没资格说太多。
晋省内,也有一位新晋少壮派上校愤愤不平。
“真是丧权辱国,九一八以来一直都是这样!”楚云飞将报纸拍在指挥部的桌子上,为自己的老同学忿忿不平。
不光是楚云飞,不少出身黄埔的其他学子也大多感同身受,心有戚戚,有些有能力的,甚至把电话要到了白远的指挥部亲口安慰。
全面抗战还没开始,这些军校生还没有成长为大佬,彼时的他们依旧算得上单纯,怀揣一腔热血。
边上的副官方立功开口道:“团座,这是中央军委的意思,我们还是不要多置喙为好……
再说削弱白远,对阎长官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方立功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之前于学忠在冀北的时候,整个阎先生的地盘直接被白远给半包围了。
考虑到黄河天险,将南北天然隔绝,说是被白远全包围了也不为过。
这让掌握着表里山河的阎先生吃不下睡不好。
看看之前被欺负成啥样了吧:
白远麾下有种编制,叫卫队旅,卫队旅下辖一个炮营,武器装备为主力部队裁汰的各种型号的重炮、步兵炮、迫击炮,还有相当数量国内军工厂生产的山野炮。
这些山野炮,白远从奉天迁走的兵工厂产能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有原材料作为限制。
那剩下的产能从哪找补呢?
答案是太原兵工厂。
晋造大炮,用过都说好。
虽然由于军队数量问题,晋系的火炮数量是满足使用需要的,但是谁会嫌弃自家仓储的火炮数量太多呢?
还不是畏惧白远,才不得不卖给对方。
总之,白远的存在让阎先生每天都活在担忧之中。
《北平协定》作为削弱白远的一项条约,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虽然白远没签,但效果还是起到了。
中央已经派出了汤集团前往北线,甚至听说还要组建更多的部队用来牵制白远,把对方锁死在西北。
楚云飞斜眼看了方立功一眼,半劝导半训斥:“都是大夏的国防力量,不去对付日本人反倒消耗在自己人身上,这对么?”
方立功俯首,但听没听进去只有他自己知道。
……
白远怒气冲冲的回到西北后立即召开会议。
首先明确表示让柳满楼加快部队建设的脚步,还有在察省北部布置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