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五千名日军降兵获得了赏赐,每人得到银十两、布十匹。此次参战降兵全部配发登州造步枪,连排长配发冲锋枪。
这种大手笔的赏赐一时轰动全军,士气大振。
天草时贞随即向凌卫明发去电报,汇报战况并请罪:“末将未经请示,擅自奖励士卒,只恐数额太大,还请侯爷恕罪。”
凌卫明回电表示:“将军孤军深入,一应行动皆属正常。还望再接再厉,物资银两尽可取之于敌。”
与此同时,徐干请示是否击退海峡上的日军军舰,凌卫明明确拒绝,认为此时正是吸引幕府军主力的关键时刻,不宜打草惊蛇。
下关城内的物资充沛,足以支撑十天半月,徐干也就不再多言。
数日后,毛利秀元再次调集十万大军,从多路进攻下关,企图一举歼灭天草时贞的部队。
然而,天草时贞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关城的防御工事固若金汤,幕府军的进攻屡屡受挫。
天草时贞冷静指挥,利用降兵的勇猛和明军的精锐,逐步消耗幕府军的有生力量。
随着战事的推进,天草时贞的部队越战越勇,而幕府军则逐渐陷入被动。
毛利秀元虽然兵力占优,但在天草时贞的巧妙指挥下,始终无法突破下关的防线。
战局逐渐向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天草时贞的威名也在日本战场上愈发响亮。
区区六万明军,其中四万多人还是刚刚投降的幕府兵,这支临时拼凑的队伍,竟然在小小的下关县硬生生牵制住了十几万幕府大军。
幕府军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这座小城,谁知明军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那里,任凭他们如何猛攻,就是纹丝不动。
幕府军的将领们气得直跺脚,却无可奈何。
就在幕府军焦头烂额之际,长门、山口方向的明军突然发起了猛烈的袭击。
他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夺取了城池,随后开始大肆掠夺财物,焚烧房屋。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山口县陷入一片混乱。
明军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仿佛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幕府军的后路,大有将其彻底截断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