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抄后路汉阳军夺城

李自成听闻此言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之中。他的脑海中不断地权衡着利弊得失,思索着这一决策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微微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却说兖州城南边的凌卫明怀着一颗悲悯之心,积极地开展赈济灾民的工作。

由于战火的肆虐和天灾的侵袭,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每日里,前来寻求救助的灾民数以万计,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眼中却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

这些灾民在凌卫明的安排下,终于吃上了几顿久违的饱饭。

而当他们听闻汉阳军即将攻打兖州的消息后,纷纷主动请求报名参军。

得知李自成的军队迅速扩充了十几万人,凌卫明深知形势紧迫,当机立断地下达了招兵令。

一时间,各地的青壮年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军。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最终募集了一万青壮。

凌卫明对这些新兵极为重视,为了让他们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全部配发汉阳造步枪和手榴弹。

在他看来,只有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再加上严格的训练,才能在这乱世之中拥有立足之本,才能保卫家乡、抵御外敌。

时间紧迫,一刻也不容耽搁。凌卫明果断下令,要求所有新兵必须在三日内完成实弹训练。

他坚信,即便是最为笨拙的士兵,只要每天能够打上百十发子弹,让他们与手中的武器建立起一种熟悉的默契,消除对战争的陌生感,那么在真正的战场上,他们就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勇士。

凌卫明这种不惜血本的练兵方法在实战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在兖州城的一次小规模战斗中,当小股敌军前来袭扰时,冯习果断地派遣了这些新兵前去阻击。

战场上,汉阳造步枪与敌军的火铳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新兵们虽然初上战场,但凭借着平日里的刻苦训练,仅仅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成功地消灭了两千名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