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老夫子嗔怒骂大堂

朝鲜王京的百姓们,皆将凌卫明视作那从天而降的救星。

只因长白山防线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天堑,将鞑子的铁蹄死死阻隔,使其再也无法肆意入侵朝鲜。

那些年事已高、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者们,纷纷感慨万千,他们言道,即便是万历年间,大明将士们英勇击退丰臣秀吉的赫赫战功,相较此次凌卫明的救命之恩,亦是有所不及。

崇祯的圣旨传至金州,郑集代为恭敬领旨。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于领旨当日便匆匆筹备,准备乘船前往朝鲜。

陈思雨,特意来到码头,眼中噙着泪花,再三叮嘱郑集务必将凌卫明安全带回来。直言自己身为当家主母,绝不会心生妒忌之意,只盼丈夫能够平安归来。

郑集拜别而去,乘船破浪前行。

待抵达朝鲜之时,朝鲜的大臣们早已在岸边恭候多时,奉了李倧的命令,早早准备了八抬大轿。

郑集坚辞不受。一则,大明早有严明定制,文官需三品以上方准乘轿,武官则严禁乘轿,他身为武官,绝不能坏了规矩;

二则,郡王规格实在太过隆重,他实在不想因这逾矩之举而被人弹劾,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于是,他自行花费钱财雇了一辆破旧马车,随着前来迎接的众人缓缓入城。

进入景福宫后,郑集询问国王身在何处,他深知自己需先来拜见朝鲜国君,此乃外交礼仪之根本。

朝鲜大臣们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好又将他引领而出,前往世子府。

郑集闻得此言,顿时气得胡子都高高翘起,心中怒火中烧。

但他深知自己身处异国,不可肆意妄为,只能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前去拜见李倧。

走过那繁冗的拜见流程后,郑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他大踏步地向着景福宫里奔去,满心都是要去找凌卫明算账的念头。

往日朝鲜君臣议事的庄重大厅之中,此刻竟是一片欢腾喧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