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相谈甚欢的会面,彼此都获得了想要的东西。
一批熟读“军事经典着作”的文职退伍人员,将成为班图加军校的新生师资力量。
想必那些外国的留学生,会很喜欢这些学识丰富的老师。
而这些老师,一生所学,或许终于有机会得以实践了。
而于参谋呢,说不定很快就能挪挪屁股,毕竟“妥善”安排退伍人员,也是工作中的一环。
袁洲这块呢,也成功将工作延伸到了海外,他的工作重点从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至于李亦这边,也可谓收获颇丰。
首先是军校的师资力量,虽然看起来这让军校的成分变得复杂了,甚至落在一些有心人眼里,很可能成为忌惮。
但却很贴合李亦给塞西泽安排的发展路线。
东方要有朋友,西方要有贸易,只有左右逢源,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除了军校外,李亦的朋友圈也得到了扩展。
比如袁洲,推给了他驻钢果金的外交人员。
于参谋则不甘落后,直言到了那边,如果想吃正宗华国菜,就打某某某的电话,可以直接去维和部队的食堂里吃!
总而言之,各有所得,宾主尽欢。
在这场午饭结束后,李亦婉拒了下一场,随后打了一辆车,在几人的目送中离开。
直到出租车彻底消失不见,袁洲才拍着周浪涛的肩膀道:
“浪涛,这次真的谢谢你牵线了!”
“很多人羡慕我这年纪这级别,但实际上我每天工作也是战战兢兢的,这一块想出成绩,实在是太难了,可我总不能这么早就开始熬资历吧?”
袁洲说出了心里的苦衷。
“洲哥,事情办成了就好,老李也是个痛快人,而且说一不二,效率极高!”周浪涛感叹着。
这次他的穿针引线,实际上是冒了风险的。
但没办法,他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但家里和袁洲那边牵扯颇深,这忙不帮不行。
还好李亦给他面子,不然还真不好收场。
而于参谋这边,则笑眯眯的道:“你小子就算退伍了,也不忘给老部队做贡献,我会向领导说明的!”
“那可记得代我向领导问好,另外方便的话……再顺两条烟过来?”周浪涛露出一副贼兮兮的表情。
“那要不要再拿点茶叶?”于参谋反问道。
“可以的话最好!”周浪涛俨然一副不怕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