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康澜新药发布会结束的一瞬间,全球股市中的医药板块,便几乎在同一时间再次全线上涨!
一项新的技术想要进入到应用阶段,最快往往也需要好几年。
但康澜刚发布论文不到两个月,便立刻宣布新药的上市。
很显然,康澜至少在半年前就掌握了相关技术,而现在已经量产成功。
虽然大家都在疑惑康澜是如何做到如此隐忍和保密的,但幻想着在股市里捞钱的人们才不会去深思这些。
他们只知道,新型技术带来了新型药物,可以医治之前无法治愈的罕见病。
哪怕康澜在发布会上说,目前只能提供专门针对于SMA的基因靶向药。
但既然在新技术的应用下,这么快就能解决SMA,那渐冻症还会远吗?白化病还会远吗?还有许许多多的罕见病和遗传病。
总而言之,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似乎正在逐渐被印证。
……
关于新闻发布会,李亦自然没什么兴趣看。
有那时间的话,还不如多看看蜂后提交的入侵记录,然后多给芬奇教授提供一些实验材料。
自从新药的消息传出后,研发中心的系统便无时无刻不在抵御网络入侵。
也幸好蜂后足够给力,至今研发中心的防火墙,都像是一道永远无法开启的闸门,守卫着门后的秘密。
除了网络上的试探和进攻外,研发园区周围也突然多出了不少陌生面孔。
几乎每个出入园区的康澜职工,小到门口的保安,高到康鸿飞身边的助手,都会被有心人接触。
像包景行那样,抵抗不了诱惑,而选择出卖公司机密的,其实并不在少数。
不过这些人完全不知晓,他们的一举一动从很早之前,便被蜂后时刻不停地监视着。
通讯软件上的每一条信息,每一通电话,甚至他们的行踪,一切都在蜂后的掌握中。
对于这些人,李亦没有手软的意思。
于是,芬奇教授的实验室中,总能时不时收到一些“自愿参与临床实验”的志愿者。
当然,李亦也不是把所有人都扔进了实验室,不然那样的话,人数未免有些太多了。
毕竟是在淡马锡,不是在歌伦比亚,多少还是要低调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