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骑兵们抵达三山关城外时,众多将士心中都充满了疑惑。攻城战中,骑兵的作用实在有限,难道吴王是想先带着骑兵来示威吗?
但很快,他们便收起了疑惑,精神抖擞地骑在马上,在关城外纵横驰骋。然而,这山中的平地实在太少,骑兵们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让他们心中颇感不畅。
吴王吴昊骑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来到了关城外一箭之地。他勒住缰绳,静静地观望了一会儿,随后对身旁的亲兵说道:“去,叫城上的守将出来答话。”
一个声音洪亮的亲兵领命而出,他走到关城下,双手拢在嘴边,对着城头上的郑国守军大声喊道:“城上的郑国将军听着,我家吴王亲至三山关,守将速速前来拜见!”
亲兵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散。然而,城头上却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回应。
就这样,亲兵不断呼喊,时间过去了一盏茶的工夫,就在众人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城头上终于出现了一个身影,被一群将校簇拥着出现在了城头。
那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身着华丽的彩衣盔甲,显得这人高贵无比,但不知腹中是否有真才实学。
壮汉将领向下俯视了一眼,面对吴昊大声喊道:“吴王殿下,我乃郑国三山关守将彭程是也。甲胄在身,请恕外臣无法全礼。郑国与吴国乃友邦,吴王率领大军来此叩关,所为何事?”
吴王吴昊微微皱了皱眉头,心中暗忖:这彭程,明知故问。
他挥了挥手,叫回喊话的亲兵,亲自开口说道:“彭将军,何必明知故问呢?我吴国遭受天灾,百姓流离失所,我等特来此逃命。前几日,吴国的国书已经递交到了郑王手中,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国内的十车珍宝,一并送进了郑王王宫。不知将军可曾收到郑王的命令,容我吴国军民过境?我等只求暂借郑国边境十城,让吴国军民能够安身立命。待吴国天灾过去,我等自然会返回故土,并且,吴国愿意重金租借这十城。都是人族百姓,郑王仁德,想必不会见死不救吧?”
彭程将军听了,嘴角浮现出一抹讥笑,心中暗自骂道:这个吴王,真是荒谬至极!竟然想空口白牙地拿走郑国十城,郑国一共才百城,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再说了,吴国百姓的死活,与我郑国何干?他们抵挡不住天灾邪虫,那是他们的命。要是吴国灭了,才称我意呢!我家的佃户农奴,听说吴国分田的事,都不安分起来了,这全都是吴国的错。哼,还想来郑国避难,简直是白日做梦!等吴国灭了,我还能趁机抢夺一些难民的财物和妇人呢。
想到这里,彭程将军哈哈大笑起来:“吴王说笑了,天灾乃是天数,天要你吴国灭亡,你就不该兴师动众地来郑国摇尾乞怜。你要是以死殉国,我等外臣还能高看你一眼。可现在,你弃国而逃,引得天下人耻笑。我劝你还是早早引军退去,回南边厮杀,保护自己的国土吧。不妨告诉你,郑王已然集结了大军,驻守在三山关。此路不通!如果只是难民前来,我郑国仁义,自然会接纳一些妇孺。但你的朝廷和军队,还是退去吧!与国同休,才不枉你吴王的名望啊!哈哈哈哈!”
彭程将军的话,引得城头一众郑国将士哄堂大笑。而城外的吴国将士们,则个个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他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这些郑国将士杀个片甲不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吴王吴昊并没有生气。他面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温和,继续说道:“将军高义,还请可怜可怜我等吴国百姓吧。我相信,郑王肯定不会见死不救的。都是人族同胞,见到同类流血,郑王必然不会无视。。。”
彭程将军不耐烦地打断了吴王的话:“吴王,你一个堂堂大丈夫,怎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