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夜战八方、除暴安良

后营的饭食流水般送来,众人得以饱餐一顿,民夫们也都分到了刀盾,一时间校场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与兵器的寒光。

忽然,一骑快马疾驰而来,直至点将台前,马上之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禀报:“报将军,前方通州地界已探明,有大批民夫正被勒令挖掘深坑。小的们不敢过于靠近,仅粗略估算靠近我方这边的,怕不下数十处。”

此消息仿若巨石入水,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此刻对朝廷的恶行已是深信不疑。

与此同时,分发兵器与饭食的后营军士们也高声闲聊起来。

一军士满脸不屑,啐了一口道:“这越王本就是楚国的臣子,百年前越王一家竟囚禁楚王,反叛背主才谋得王位,哼,一家子皆是不忠不义之徒,就没干过一件人事。”

另一军士接口道:“可不是嘛!越王过年时不回西陵祭祀,致使祖宗陵寝被掘,连王子都被乱民杀死吃肉,此等行径实在是不孝至极。统算下来,他们干的这些混账事,简直就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也不知老天怎会让这种人窃居国君之位。”

又有军士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可听过一首童谣?‘天下乱,一口吞,肚儿饱,全都好。’这说的便是咱吴将军。”

见身旁有人一脸茫然,便笑骂道:“你怎么不清楚?哦,你不识字啊。那算了。”

那人却不依不饶,拉住他道:“唉唉唉,别算了啊,给我说说这是啥意思啊。你才学会几天字,就瞧不起咱不识字的人了?你给我说清楚再走……”

吴昊的兵卒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半是扬国降兵,对他们而言,进攻越王并不存在心理负担。

另一半则是越国老兵,清灵派后营的亲信与他们一番拉家常后,便将越王的威严彻底践踏。

清灵唯恐众人在一阵大喊大叫的兴奋劲儿过后,丧失造反的决心,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三十几万的越王大军。原本越王有四十五万大军,一部分被派往南方平叛,现今不知胜负如何,还有些被留在新占领的城池驻守。

吴昊面对的虽是三十万大军,但诚如清灵所言,他们起兵的口号是 “打天下、救民夫、要太平”。一旦攻击进展顺利,越王大军中的百万民夫就会成为吴昊的助力。那些苦役民夫在得知大将军下令坑杀他们后,必定会暴怒;军令昨日到达,但离通州近的军队,说不好现在已经有积极的贵族开始下令杀戮了。

届时,在吴昊的率领下,他们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哪怕仅有一半人存活下来,那也有五十万众,且这些熬过上个冬天的民夫,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大事可期。

吴军兵卒酒足饭饱后,在通桥邑外的军营校场上席地而坐,就地休憩,严禁任何人擅自离队走漏风声。此刻,众人皆在静候时辰一到,便即刻开拔,朝通州城方向进发,吴昊准备夜战,夜间才好乱中求活,敌方在夜间想必不敢主力出城,正好各个击破,今晚有圆月。

通桥邑,乃坐落于一条小河之畔的土围小城。此河狭窄,难以行船,河上一座石桥横跨两岸,小城便因此桥得名。石桥历史悠久,历经无数风雨沧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吴军在石桥处严密盘查过往路人,有人在桥边沿岸不停擂鼓,显然是在遮掩大营的声响。

若有人欲进城,便会在过桥乃至入城的全程被监视,一旦进城,即被捉拿关押。若只是路过之人,则可安然无恙放行。那些地位低微者自是不敢有异议,而地位颇高者已经知晓些许小道消息,却误认为吴昊是在执行大将军密令,暗中圈禁民夫,筹备一场血腥杀戮,故而也对这些异常状况置若罔闻。

通州城距此五十里之遥,然沿途遍布越王麾下各部军队,皆于周边安营扎寨。故而,这一路征程,势必要一路拼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