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恭敬地回应道:“陛下圣明。”
【李隆基心里想着,有好大儿在,朕可以安心享乐了,只不过万万没有想到】
【此时安禄山对杨国忠深深嫉恨,两人矛盾很深,但李隆基却并未对这种情况加以干涉和阻止】
【时间来到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终于按捺不住】
【他煽动自己麾下的唐兵,并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落共计十五万兵力,打出“忧国之危”的旗号,声称奉密诏要讨伐杨国忠,于范阳起兵反叛】
【此时的唐朝已经享受太久的太平岁月,当他们听闻范阳起兵的消息时,无不震惊,四处弥漫着恐慌的气氛】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的州县纷纷崩溃,地方官员要么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叛军,要么直接弃城逃亡,更有甚者则被叛军生擒斩杀】
【如此一来,叛军迅速掌控了河北地区】
唐朝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李世民神情严肃地端坐在龙椅之上。
他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们,眼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庄重。
一旦涉及到国家大事,李世民总是会立刻收起笑容,展现出皇帝应有的威严和决断力。
然而,面对如此重要的问题,底下的臣子们却沉默不语,似乎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对策。
毕竟,离李隆基那一代太远了。
他们心中暗自嘀咕:“开玩笑,如果从现在开始不用外族的臣子,那么像契苾何力这样的人该如何安置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他们越想越发愁,急切地想要寻找其他话题来缓解紧张气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名宦官匆匆忙忙地跑进来,跪地禀报:“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皇后娘娘一向以仁慈善良着称,她的到来或许能够打破眼前的僵局,给大家带来一线希望。
李世民也不禁微微一愣,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没想到长孙皇后会在此时前来。
只见长孙皇后轻盈地走进大殿,步伐稳健而优雅,她身上穿着华丽的凤袍,头上戴着精致的凤冠,散发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
长孙皇后来到李世民身前,盈盈下拜道:“臣妾拜见陛下。”
李世民连忙起身扶起她,关切地问道:“观音婢,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