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田终于露出了笑脸,“瑞雪兆丰年啊!这雪下的好啊!”
杨平顺看老爹终于有了笑脸,也不呛声,还朝梁文元使了个眼色,梁文元笑着点点头,采芳说道,“阿爷!还不去瞧瞧你的猪跟牛?”
杨二田立马收起了笑脸,“芳儿说的是!这就去看看。”
杨二田也不耽误,立马去了猪圈、牛棚、羊圈、鸡窝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还自言自语道,“都好好的啊,这就给你们铺干草!”
东子也过来帮忙,“阿爷,你慢着点,当心腰啊!”
“不要紧,东子啊,抱几捆干草来,多铺几层。”杨二田指了指这些牲畜们的家。
东子应声,把猪食倒进食槽后,连忙去抱干草,“这刚下雪,还不算太冷,就铺一层吧?等雪大了,再多几层。”
“搅和下食槽,别冻上了。”杨二田忙活了起来。
杨平顺也走过来,“我来收拾牛棚。”
“娘,豆芽咱也发起来吧?”采芳写完字,来到了堂屋。
“发了,昨天就挑出来发上了。”六妹坐在炕上缝着被子,朝采芳招手,“过来,学着点。”
采芳下意识就往后退了两步,“嫂子啊……”
“哎呦!不让你缝,起码你得看着吧!这可是你的嫁妆啊。”六妹无奈,针线能吃人不成?
采芳叹口气点点头,坐到了炕边,摸了摸,“这么厚的褥子?娘,是这放了多少棉花啊?”
“不厚,傻丫头,缝好还要压一压呢,哪里厚了!”梁文元用针捋了捋头发,“给你被褥准备了两套,还有六条新被子,往后啊,你要是被子不够了,提前跟家里说,咱把棉花多留些,再卖。”
“往后咱家每年都种棉花?”采芳问道。
“我跟你大哥商量了,大海那二十亩地,每年都留十亩种棉花,剩下十亩种红薯或者玉米,你大哥说,这么种卖的银子最多!”六妹解释道。
采芳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你再想想,还让家里准备什么嫁妆?”梁文元又问道。
“我就要笔墨纸砚,往后我可就要靠抄书挣银子了呢!”采芳说道,“别的……娘你就看着准备吧,村里的姑娘有多少,给我准备什么也就是了。”
“好!”梁文元笑了笑,指了下采芳现在住的那屋,“那屋我们谁都不动,给你留着,往后你要是想回娘家住几天,也方便了。”
采芳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还是家里好!”
“好?芳儿!来,自己缝几针,我得回去给小光喂奶了。”六妹下了炕,把针塞到了采芳手里。
采芳叹口气,认命得脱了鞋上炕,学着梁文元的架势,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