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你慢慢来!”杨二田看儿子不说话,只能他接话了,又桌子底下踢了踢儿子,让他说话。
“对了!六婶叫我明天去学学蒸馒头,做面食啥的,你们明天想吃啥?”梁文元看父子二人大口吃菜,心里头很高兴,
“你做啥我们爷俩吃啥!”杨二田含糊了句,抢着答话,这又不让儿子开口了,“放心做,我俩都不挑。”
“哎好!”梁文元想了想,才问道:“爹,顺子,我想问,上坡村离咱们这远吗?跟我一路过来的有个婶子去了上坡村,她挺照顾我的,我想去看看!”
“上坡村?挺远的,咱们在县城的南边,上坡村在北边,比去县城还远!”杨二田说道,
梁文元立马失落,这里村子很大,家家户户都有大院子,村与村的间隔也有些远,但没想到这么远,原本还想着是不是能经常去看看麻婶,现在看来不太现实了。
“你别急,等这几天家里的活都理顺了,让顺子借牛车带你去,这一路相互照顾着走过来不容易,去看看吧!”杨二田说道,比划了下,“家里也就剩猪圈,再垒个鸡窝,攒攒干柴,就这点活了。”
梁文元又看向杨平顺,杨平顺放下碗点点头,梁文元踏实了,笑了笑,应下了。
第二天下午去了六婶家,学着蒸馒头,听了一肚子八卦。
“你知道你六叔不行六,为啥村里人都叫他六叔,叫我六婶吗?”六婶坐在小板凳上,说起了自家的好笑事。
梁文元摇摇头。
“你六叔出生的时候啊,是六月初六,又正好六斤,凑了三个六,我公婆一合计,就叫杨六吧!”六婶说着说着就笑了。
“那会的村里呢,有人行六叫杨六了!我公婆又一合计,说六子行二,干脆叫杨双六吧?”
六婶摇了下头,“哎,村里人啊不认字,名字都乱叫的!你六叔的名字好歹还有个说头,等他成亲说媳妇的时候,我娘觉着六六大顺啊!家里兄弟也不少,起码不会饿肚子吧?就这么样,我啊就嫁了过来。”
梁文元听得十分认真。
“要不说你六叔跟六有缘分呢,本来说好的是五月二十的日子,但不是他娘崴了脚,就是下雨,总之拖来拖去就在六月初六办了喜酒!”
梁文元也笑了起来,六婶继续道:“等我生你六弟啊,他也正好六斤!你六叔一拍大腿说索性就叫六子吧!轮到六妹,也是六斤,就这么样,我们一家啊,全是六。”
两人哈哈直笑。继而说起了这一批新媳妇看病吃药的事情。
这新媳妇里有一家带回来满满五大包药,据说能吃一冬天,但没人跟着去,不知道到底啥病,也不知道那家人是不是肠子悔青了。
梁文元心里一惊,连忙问是谁?可是跟自己认识的那四个小姐妹?
“应该不是,有人看到说在村尾巴拐了弯,那边有三四家娶了新媳妇的,估摸着不是杨二虎家就是杨七家吧?”六婶看梁文元一眼,“你呢?带回来多少药?大夫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