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侯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孙佺、公主李夏和世子孙先三人凝重的面容。孙佺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公主李夏坐在一旁,手中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目光沉沉地望向窗外。神色复杂,眼中隐隐带着一丝痛楚。而世子孙先则站在母亲身侧,神情肃穆,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和不安。左老隐身在侧,偷偷的听着三人的谈话。
“父亲,二叔之事,您打算如何处置?”孙先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却坚定。
孙佺收回神思,看向自己的儿子,语气沉重:“孙俨与风灵教、紫南宫勾结,证据确凿,五姓世家已然表态。若不严惩,侯府的威信将荡然无存。我决定将他软禁在府中,上报朝廷削去他的官职,让他闭门思过。”
孙先闻言,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决定并不完全满意,但他并未多言,只是点了点头:“父亲英明。”
公主李夏却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侯爷,孙俨毕竟是你的弟弟,也是侯府的血脉。软禁在府中,虽能保住他的性命,但五姓世家那边,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孙佺看向公主,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母亲已经为孙俨求情,我也明白她的偏心。但侯府的根基不能被动摇,我必须给五姓世家一个交代。至于孙俨,只要他安分守己,我会尽力保全他。”
孙佺、公主李夏以及世子孙先围坐在案几旁,气氛凝重而复杂。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似乎更衬托出室内的压抑。三人各怀心事,目光不时交汇,却都默契地没有立即开口,仿佛都在衡量着即将展开对话的分量。
公主李夏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今日之事,关乎皇家秘辛,更是我们三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侯爷,你如今是这世上我最亲近之人,而先儿,作为我的血脉延续,你有权知晓这一切。”
孙佺闻言,神色变得更加凝重,他轻轻拍了拍公主的手背,以示安慰,同时给予她继续下去的勇气。他的眼神温柔而坚定,仿佛在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
公主李夏深吸一口气,开始缓缓讲述那段尘封往事:“当年,二皇子李满,作为孝宗皇帝的嫡子,本应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太子。然而命运弄人加上奸人处心积虑的谋算才弄出这等丑闻。大皇子本为庶出,却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惜一切代价。他买通了初月教的医官,给李满练功的药浴中暗下了一种迷幻秘药。这种药物极为隐蔽,能长期侵入肌理而不显异样,但药效却逐渐累积。唯有在特定条件下——比如中毒之人吸入了昙花香时,其药性才会被激发药效。”
说到这里,公主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从小与二哥关系亲厚,那株昙花我养了好久,于是那夜邀请二哥一同观赏那难得一见的昙花一现。却不料,正是那夜昙花的香气触发了药性,让李满失去了理智,做出了那不可饶恕之事。事后我痛不欲生,而当年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她哭求孝宗饶李满一命,孝宗出于对我俩的疼爱和皇家的颜面,答应了皇后的要求并命医官为李满进行易容手术,将他过继给了一位宗室藩王,以求保全他的性命。”
当年在得知公主李夏遭遇不幸的消息后不久,武城侯孙佺正身处京城,作为质子,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公主的深深思念与担忧。尽管身在樊笼之中,他却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密切关注着宫中的动态,尤其是关于公主的一切。
皇后一直关注着这位东昌府来的质子,孙佺与自己儿子——二皇子李满以及公主李夏之间往来。她深知孙佺对公主的深情厚意,也明白在这场皇家的风暴中,孙佺可能是唯一能够真心实意毫无怨言保护公主的人。
在秘密召见孙佺之前,皇后已经取得了孝宗的默许。她知道要让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卷入这场复杂的政治游戏,必须给予他足够的诱惑和动力。于是她精心布局,准备了一场决定命运的会面。
当孙佺被带到皇后面前时,他心中充满了戒备与不安。然而,皇后却以一种温和而威严的语气,直接道出了她的意图:“孙佺,我知道你与李夏感情深厚,也知道你一直渴望返回东昌府,继承你应有的爵位。”
孙佺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但他很快镇定下来,静待太后的下文。
皇后继续说道:“如今,宫中局势复杂,李夏身处险境。我作为母亲,不能坐视不管。但我更清楚,只有你能给予她真正的保护。因此我提议你娶李夏为妻,我许你即刻返回东昌府,继承武城侯的爵位,更能名正言顺地与她长相厮守。”
孙佺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惊讶于太后的提议,又深知这是救出公主、自己重获自由的绝佳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抬起头,目光坚定:“皇后娘娘,我愿意。只要能娶公主李夏为妻,我愿意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