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世家的态度

左灵复苏 陈唐捐 1350 字 4天前

谢元浩:“顾家已经与向武城侯合作了?顾大人现在是做了孙广宗的说客?“

顾庸:“海贼与武城侯,当下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我相信你的选择。“

谢元浩有些意动,向徐秀膺使了个眼色,端起了茶杯。

徐秀膺咬咬牙说道:“静海军是朝廷的军队,没有南直隶总督胡部堂的调兵虎符,谁也无法调遣,私自调动就是造反。“

顾庸:“徐兄误会了。我们并不需要静海军直接参与战斗,但世家的力量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以利用静海军为忠武营提供物资和情报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世家的声望和影响力,稳定民心避免社会动荡。

谢元浩:“顾兄,我们世家愿意为忠武营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但我们也希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维护治安,保证我们世家免受外敌的侵扰。”

徐秀膺适时的附和道:“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更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顾庸停顿片刻,仔细观察了谢、徐二人的表情后,他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惑:

“我完全理解你们的担忧。我已经与孙广宗商讨过并达成一致,除了加强巡逻,确保社会的稳定,我也会推动成立一个由各世家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来监督今后县衙的决策和执行情况。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谢元浩点头道:“顾兄言之有理。我愿意代表谢家,与其他世家共同商讨此事。但此事需谨慎行事,不可泄露风声。”

徐秀膺连忙附和道:“我也愿意代表徐家。”

顾庸:“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这个计划,那我们就分头行动吧。谢兄负责联络其他世家在县中的负责人,徐兄负责筹备物资和稳定民心。我们必须在十月十五日前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危机。”

三人商议结束后,顾庸便离府而去,此时远处传来更夫打的三更梆子。

“梆~梆~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十月十一日清晨,王准私发的《保境安民令》被王大成命人在青莲县的衙门口、城门、东市市集、通衢、驿铺、津渡等地贴满了告示牌。

“《保境安民令》!”一位老学究一字一句的念着。

“这上面写的啥?”一个准备出城耕田的老农问道。

“摊丁入海、海丁合一!”老学究咬牙切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