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继承了北魏时期的农田制度,属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相结合的模式。
在名义上,成年男子可以拥有一百亩农田,这其中包括了八十亩的口分田,和二十亩的永业田。
口分田属于租赁性质,人死之后,这些农田就会回到官府的手里,等有了新生人口再分配下去,永业田则是可以继承的农田。
这么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大部分的农户都有田可种。
当然……
这也仅仅是名义上的。
如果一种制度能够完全扼杀土地兼并的存在,那么世上也就没有王朝更迭的说法了。
不管是口分田还是永业田,在大人物的眼中都有很多的操作空间。
就比如长安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农田,名义上归个人所有,但实际上,世家豪族依旧霸占了大部分的农田。
而百姓们只是这些世家大族的佃户而已,每年除了要交税之外,还要交一部分的地租。
官府的农田凭据只是样子货而已,真正约束百姓的,终究还是世家大族的权力。
长安城地处雍州,那么这些农田理所应当就归属于雍州牧的名下。
为了解决乡亲们的烦恼,柳叶特意去长安县衙找到了县尉韩平,而韩平也为柳叶讲解了这其中的门道。
“农田是个好东西,说破大天,但凡是好东西,普通百姓就不可能真正拥有,朝廷的确是给百姓们分了八十亩的永业田,可实际上到他们手里的农田能有二十亩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武德三年开始,直到如今的贞观五年,仅是长安城里人口就增长了将近一倍,其实也不光是长安,整个关中的农田也早就不够分了。”
“柳公子,你好好想一想,在此情况之下,还要加上那些世家大族插手的因素,真正落到普通百姓手里的农田又能有多少?”
柳叶满脸无语的看着面前的韩平。
“老韩,你这就不厚道了,柳某只是想问你,宣阳坊的那些乡亲们究竟是得罪了谁,才会被收回农田,你竟然在这里跟我兜圈子!”
自从竹叶轩和长安县衙有了长期的合作之后,柳叶跟韩平没少打交道,早就熟的不能更熟了,说话也用不着有所顾忌。
韩平犹豫了一下,突然坐直了身子挥了挥手。
“你们都下去吧!”
他官邸里的胥吏纷纷走出去,还关上了房门。
韩平有些无奈的说道:“柳公子,并非是我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