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自从搬入长春宫之后,日子过得如同白驹过隙一般迅速,眨眼之间便已来到了雍正十年的春天。
如今的大公主,已经悄然长到了十六岁的花样年华。
在这深似海的皇宫之中,皇家的公主们通常会在十六至十八岁这个年龄段完成她们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嫁人成家。
虽说,大公主距离正式谈婚论嫁还有些许时日,但心思细腻的欣嫔却早已开始为此事烦忧起来。
要知道,按照惯例,不少公主成年之后都会远嫁蒙古,以巩固朝廷与边疆的关系。
然而,作为母亲的欣嫔自然是舍不得让自己的宝贝女儿远离京城,去到那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受苦受累。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里,欣嫔可谓是绞尽脑汁、四处奔波。
只为,能替大公主寻觅到一位年龄相当的如意郎君,好让他日后能够成为大公主的乘龙快婿。
由于深知自身在宫中地位不高、势力微薄,单凭一己之力恐怕难以成事,无奈之下的欣嫔只能寄希望于求助苏蓁蓁。
就在这时,刚刚送别了雍正的苏蓁蓁正坐在梳妆台前,准备梳洗打扮。
忽然间,只见石竹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并向她禀报。
“启禀娘娘,欣嫔娘娘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听闻此言,苏蓁蓁微微挑起眉头,转头看向身旁的侍女石竹,轻声问道,“可曾询问过,欣嫔此番如此之早就前来永寿宫所为何事?”
石竹赶忙欠身答道,“回娘娘的话,欣嫔娘娘说了,此次贸然造访乃是因为大公主的婚事,特地前来叨扰娘娘您。”
“本宫知道了,石竹,动作快些。”
“赶紧给本宫梳妆打扮,千万别让欣嫔久等了。”
伴随着苏蓁蓁轻柔却不失威严的话语落下,一旁的石竹迅速行动起来,手脚麻利地开始为其梳妆。
时光回溯至雍正九年,那时的苏蓁蓁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将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半烟派遣到了弘昱身旁。
同时也把聪慧伶俐的芷荷安排去伺候弘昇,并委以她们二人成为这两位皇子贴身伺候的姑姑重任。
她身边伺候的侍女就变成了石竹和丁香。
不过短短一盏茶的工夫,苏蓁蓁已然装扮妥当。
只见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裙摆摇曳生姿,头上珠翠环绕,更显端庄高贵。
她轻移莲步,款款起身走向正殿。
刚一踏入正殿,早已等候在此的欣嫔赶忙迎上前去,恭恭敬敬地朝着苏蓁蓁行了个礼,口中说道,“臣妾拜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万安。”
苏蓁蓁微笑着抬手示意欣嫔起身,语气温婉地道,“欣嫔妹妹快快请起,咱们姐妹之间何须如此多礼呢?”
待欣嫔站直身子,脸上露出一抹忧虑之色,开口向苏蓁蓁倾诉。
“贵妃娘娘,您看这日子过得飞快。”
“转眼间淑和都长大了不少,臣妾每每想到她的婚事,心中就不由得担忧起来。”
说着,欣嫔的眼眶微微泛红,似有泪光闪烁。
苏蓁蓁见状,连忙柔声安慰道,“欣嫔妹妹切莫太过忧心忡忡了,皇上他向来对大公主疼爱有加,又怎会轻易将她远嫁到蒙古去受苦呢?”
“想必,定会为公主觅得一门如意郎君的。”
然而,欣嫔听了这番话,虽然点了点头,但眼中的忧愁并未完全消散。
欣嫔微微仰起头,努力不让眼眶中的泪水滑落下来,但那微红的眼角还是暴露了她此刻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只见,她轻启朱唇说道,“贵妃娘娘所言极是,然而皇上虽说对公主百般宠爱有加,可是……”
说到这里,欣嫔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需要一些时间来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