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儿有些紧张地回答道:“娘娘,听说是祺嫔娘娘的阿玛在养心殿告了甄大人一状。”
听到这句话,甄嬛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她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个名字:“瓜尔佳文鸢!”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仿佛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甄嬛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咒骂:“一定是她和皇后勾结,故意陷害我父亲。”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祺嫔和皇后那恶毒的笑容,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们付出代价,为父亲讨回公道。
与此同时,皇帝坐在养心殿内,面色凝重地阅读着御案上的奏折,这些奏折详细记录了甄远道的罪行。
皇帝深知甄嬛聪慧过人,如果继续纵容她干预政事,恐怕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因此,他决定采取行动,以打压甄嬛的气焰。
甄嬛心急如焚,她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解救父亲的方法。
于是,她四处打听消息,并利用自己在宫中的人脉关系,试图寻找突破口。
然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另一边,皇帝也在思考着如何处理甄嬛,他既爱惜甄嬛的才智,又担心她的野心。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皇帝不得不谨慎行事,权衡利弊。
尤其是当他看到御案上那些确凿的证据时,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正好借此机会,皇帝起了敲打之心,他直接吩咐道:“苏培盛,传朕口谕。”
“玉嫔甄氏,下药害人,证据确凿,故而褫夺封号,贬为答应,禁足启祥宫。”
甄嬛听到皇帝的旨意,心如刀割,她知道自己现在处于劣势,但她不会轻易放弃,决定暂时忍耐,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为自己和父亲平反。
转眼,时间来到雍正五年六月,离甄嬛禁足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小半年。
这半年期间,皇帝好似忘了宫里有她这么个人。
甄嬛只能默默忍受着孤独和委屈,每天都盼望着能够早日重获自由。
这一天,顺嫔突然遭遇意外跌倒,导致流产。
顺嫔原本就身体虚弱,这次流产更是让她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
尽管太医们全力救治,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她的生命。
作者:怕宝子们比较晕,解释一下。
甄嬛由于身边没有信任之人,所以选择自己动手下药。
之所以她如此,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干政,说明在皇帝的心里,她很重要,而且她父亲又立了功。
再说明白一点,她飘了。
就算这件事情暴露,她也可以说,黄芩有清热安胎的功效,只是她不懂医,将剂量放多了而已。
皇后的计划是连环计,一计不成就在弄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