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接过布包,低头一看,好家伙,这足足有二百两银子,顿时惊得合不拢嘴。
忙不迭地推拒道:“使不得使不得,哪用得了这么多!”
他想着,随便建个小房子,让孩子们凑活凑活就成,苏潼他们能有这份心,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怎么能真让人家掏这么多银子,毕竟谁家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苏潼见村长推拒,耐心解释着:“村长,您买一处好一些的地皮,购置建书院所需的材料、给教书先生的月银,还有置办书堂的用品,这些费用都算进去了。若是中途不够,您尽管来找我。”
反正这笔银子,是之前在凌川瑛子那里得来的,如今总算能物尽其用了。
村长听了苏潼这番话,不再推拒,心里替孩子们高兴。
不过,他还有一点担忧,将自己的顾虑提了出来:“若有人交不起书费,那可咋办?”
苏潼微微一笑,安慰道:“放心吧,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且,这笔银子他们会自愿掏的。”
村长的担忧不全无道理,不过她有信心带领整个村子走向繁华。
就拿昨天来说,李家宝和孙翠芬在她这儿干了一天,便赚了四十文。
这消息不胫而走,今天来帮工的,一下就多了二十人。
村长听了苏潼的话,觉得确实如此,毕竟谁都不愿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差。
就拿自家还未出生的小孙孙来说,要是能有免费的书念,只需交书费,就算再难,他也会想办法攒够那笔银子。
哪怕不能出人头地,能认得几个字也好啊。
苏潼接着说:“村长,到时您这边材料敲定好,村里那些没上工的壮丁,自然会寻着味儿去找活干。到时,给他们算三十文一日,这笔银子由我来出。”
盖房子可比耕田累多了。
村长闻言,连声夸赞:“此计甚妙!”
到时村民们攒了钱,自然就供得起孩子们念书了。
“我先去找里正,商讨下一步的事宜,就先不打扰你了。” 村长拿着银子,起身告辞。
他出门时,遇到了从外面回来的陆楚翊和陆唯。
三人相互点头示意,陆楚翊和陆唯快步走进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