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田税

穿到灾年逃荒 竹由1 1185 字 7天前

红薯大丰收后,罗崖县的下辖乡镇也均开始丰收。

今年雨水充沛,但是受之前的霜冻影响,粮食有所减产,但也没减产太多,结果还是在接受范围之内。

唯一让所有百姓都振奋起来的是之前种下的芋头的产量也很是惊人,估算过后每亩产量达到了一千六百多斤。

虽比起红薯来还比不上,但这个产量也已经很是惊人了。

以前那些贪图个便宜,最后要还上来的粮食比较少的百姓看到这个产量后,高兴的不行。

反而是那些死活都不肯尝试新鲜事物,不肯种芋头的百姓,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罗崖县一半以上的田地都是那些跑走的大户的,后面也就成为了官府的,这些地李昭都没有种其它的农作物,都是种的芋头,广平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这些收成完全能把官府已经慢慢空置的粮仓给填满了,并且还不够放的。

民间李昭的声名再上一层楼,甚至很多人家都专门雕刻了她的小像供奉香火。

收成之后便是要上税,对于税收的标准,在很久之前李昭便与大家商议过后制定了。

先大齐所收的各种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李昭一并给废除了。

不再以家庭人口征收户税与丁税,只按照手中田地为准征收田税,并且她要收的田税也并不高,只要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两成。

以前的大齐越到后面税收越重,大齐覆灭之前的田税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成多了,除田税外再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税,能到百姓手上的少之又少。

地少的百姓根本就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只能去佃租地主大户的田地,再被地主又剥削掉一层后,勉强苟活。

但二成的税收是只对持有田地一百亩以下的普通百姓作数,之后按等级依次往上加。

一百亩以上五百亩以下的田地,田税比例为三成。

五百亩以上甚至坐拥千亩田地的大户,那田税便高达至四成了。

田税之外的杂税针对商户的也均有减少,相较于前朝都要少很多,但是比田税要重便是了。

还有就是有功名在身能免除赋税这一条也被李昭给废除掉了,她不认大齐的功名。

光这一条就够她被侵犯到了实际利益的广大文人的唾沫给喷死,但这不是她的地方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