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考判官(一)

两人隔空相望,顿时都红了眼睛。

女子身影动了动,想要跑过来,但看着周围的人,她还是忍住了冲动。

她将手放在衣服上擦了擦,走到张元钧身前,小声道:

“你…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你快些回去,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让人家看到要说闲话的。”

张元钧没有说话,他伸手抓向女子的双手,却被女子将手藏在身后,躲了过去。

他强行拉过女子的一只手,看着女子手上泛白的漂母皮,声音有些哽咽:

“是我无能,辛苦娘子了。”

女子闻言浑身一颤,她别过头去,用另一只手衣袖擦了一下眼睛,声音同样哽咽:

“我...我以为...你回不来了。”

张元钧没有说话,只是紧紧的抓住了女子的手。

考完即回,这是他与女子的约定。

但因朱笔之事,他在丹阳府耽搁了整整七天。

再加上路上多耗费的时间,迟了足足半个月。

迟了半个月杳无音讯,在这个时代,跟死了没有什么区别。

大魏朝之所以将解试下放到各府,而不是各州府,就是因为路途遥远,妖孽横生,路上死的实在太多了。

也许是从手上的力道感应到了张元钧的心意,女子快速的用袖子抹了两下眼睛,从怀中掏出钥匙道:

“相公你快些回去,我将这些衣物洗完,就回去做饭。”

说罢,便连哄带赶的将张元钧赶了回去。

看着张元钧离去的背影,女子略显佝偻的身影都挺直了些。

这就是时代的悲哀,家中若是没了男人,她连着在一群浣衣的妇人中,都抬不起头来。

回来的第一餐,两人吃的并不好,拌着麸糠的糙米,就着张元钧从丹阳府带回来的半包麻糖。

第二天一早,张元钧便不顾妻子的反对,背起笔墨去支起了书信摊。

日子过得平淡如水,但张元钧怀中的那支朱笔,对他来说像是一种煎熬。

即便是他外出支起了书信摊,家中的条件也没有太多的改善。

每次看着妻子每日不辞劳苦为人浣衣补贴家用,再想想怀中那随时可以让两人半世无忧的朱笔,张元钧都饱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