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人民在沿江一带搭起了无数间棚屋栖身,这便是当时长沙有名的贫民窟——沿江棚户,而东、北向所谓环城马路,除左文襄祠,即现在的工人文化宫,铺了一条仅可驶一辆汽车的柏油路。他所行驶的这条路,多数是军阀的专用通道。而解九一路上畅通无阻。
车开了一会儿,便到了解家的外宅。解家老宅,前门临闹市,偏门通街巷,是长沙城内几所年代久远的老宅之一。兴建时按照古时的制式,讲究的是院落纵深,前堂不闻买卖声,后寝龃龉声不闻。合当是住着一堂四世,热火朝天的过着兴旺日子。可是只有住过那里的人才知道,那所宅子的空荡幽寂,穿梭在回廊与别院之间,都感觉自己被这所房子里的一草一木监视着,无论在每个角落,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被人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拿着提包下了车,正推开门,一个人迎面走了过来。差点撞倒自己。那人眉宇间带着某种锋利,但却又不像是一个桀骜之人的飞扬跋扈,很内敛的锋芒。
“你是?”
“你是?”
那人揣摩了自己许久,僵了一会儿,缓缓的猜出他的身份来,嘴角也微微的翘起,“哦,我想你是解家少爷,鄙人张启山,前来拜访尊祖,此次前来说些生意的事情,改日来访。改日再与你喝上几杯酒。”
张启山拱手作了个揖。
解九回礼。
他见张启山乘着一辆皮普远去。快步向中庭走去。
在前面正中央摆了一个水台,顶上的屋檐将整间房子连接起来呈一个方形。屋顶都是斜坡形式,坡面斜向院内,下雨时节,雨水自屋檐滴落,在地面形成汇流环绕的格局,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院墙府内。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因此被称为“四水归堂”。现代建筑学也有过涉及。
最旧的宅子大概是在1887年划分到解家名下的,宅子原先是一个提督住着,后面被那个倒霉的提督被新军斫掉了脑袋,当时解家因帮助新军起义有功,新军的统领举荐下便让解家当时一个小小的当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长沙城政商界两方忌惮的势力。
老人身着黑棕的棉衣,双耳架着黑铜查色的玳瑁眼镜腿。眼镜底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颔肌下面一把山羊胡子。带着深用来搀扶的拐杖放在另一边的椅子缝隙里,右手擎着紫檀木的金少山(烟枪),在左手膝盖下面放着银质的烟盘,
老人正要吸,解九立刻毛了,直接把脏话飚了出来:“你妈妈个嬲!福寿膏是他妈的好东西吗?!有多少人抽这玩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抽的犹如行尸走肉。”
解老爷还是稳稳的点了抽着,“连阔,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解九见他对自己置若罔闻,愣神了一会儿,走了过去。
“我这个老头早就快将行就木,还在乎少吸点多吸点的区别?”
“可是…鸦片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了,刚才我在宅子外面碰到一个叫张启山的。他找您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