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居正的选择,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
“真的只是为了改革吗?他都做到了首辅之位了,一旦丁忧,他想要重新回到内阁,那可不容易了!”
“说不定就是贪恋权位!丁忧是孝道之本,张居正身为一朝首辅,更应该严格执行丁忧守制,为百官之表率!”
“改革是为国为民的好事,而且这可不是万历初年刚开始的时候,哪怕就是缺他一个呢?说不定就是他的借口。”
——这是不认可他的选择的。
“但是天女也没有说错啊,她肯定了张居正的改革,而且这个时候正是各项措施初见成效、更进一步的时候,他想要就此放下,那改革可真的说不定就是付诸流水了。”
“不管是他贪恋权位,还是真心放不下改革一事,至少有他在,确实给当时的明朝带去了不少新气象。”
“古来忠孝难以两全,他应该也是有苦衷在的。毕竟,改革一事,阻力定然颇多,他一旦放下,说不定就会变成什么光景。”
——这是觉得他的选择虽然不够妥当,但也是有苦衷在的。
正如在张居正“夺情”时,京师沸沸扬扬的大讨论,这次也众人各执己见、寸步不让。
忠和孝,本来就难选,甚至很多时候大家会更加偏向“孝”,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管是谁都是如此。
所以,张居正的选择,惹人诟病,也是在所难免。
只是当时的情况,并不容许张居正做出其他选择,说他贪恋权位也好,说他一心改革也好,最后留给他的,也只有“夺情”这个选项。
隆庆年间。
大家站在偏殿中,张居正面对着大家各异的目光和天女并没有留情的讲解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