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他的这个子孙后辈,什么都有了,就是差了份运气?
刘邦喃喃:“运气也是很重要啊!”
对于这一点,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有话说——有时候,真的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的。
不过这也只是刘邦个人的想法,想要成事,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他回想前面天女介绍的三国,感觉他们都差了那么一点。
而诸葛亮回想起这段往事,只觉得有些唏嘘。
先帝啊……
诸葛亮神情难免带上了些许怅惘。
先帝大业未成而中道崩殂,故去后更是托孤于他,内忧外患,他不是不辛苦,只是他也是心中有着一股信念在支撑着他。
当初他会选择刘备,不就是看中了他的身份吗?兴复汉室,不仅是刘备定下的愿景,也是他许下的目标。
刘禅在兴奋之余,抬头望见了自家相父略带疲惫却依然坚定执着的脸,忽然敛了声。
相父,很累吗?
【然后是刘备正式称帝。
汉献帝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曹操没有迈出的那一步最终他的儿子曹丕做了。魏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当时刘备的臣属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
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一开始的蜀汉,确实是人才济济。只是接下来的蜀汉,担子很快就变成他一人在支撑了——
先是关羽,然后是张飞,还有黄忠等。曾经的故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到了后面,就连刘备也踏上了这条路。】
【章武二年、即公元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这次东征,既是想要夺回荆州,也是想为关羽报仇,可惜被陆逊击败。至次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也就是“白帝城托孤”。
在这里,刘备曾这样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
“君可自取”,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现在也有不少的“野史”,说是当时刘备说这话时也是有士兵在一旁候着,若是诸葛亮应下来了,那么他们就会立刻杀了刘禅,然后推诸葛亮上位。】
面对玉不识的笑谈,各个时空的人皆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