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冲突

一种难以名状的难过思绪,萦绕在陶镜杨的心头。

她看着李承泽的眼睛,但看着看着,眼泪便流了下来。

这无关个人的爱情得失,而是关于「理想」之间的分歧和碰撞。

有那么一瞬间,她似乎穿越了时空,理解了庆帝那一代人的「爱恨嗔痴」。

李承泽有些惊慌失措的环住她,小心翼翼的替她拂去眼泪:

“镜杨,你......”他不知道陶镜杨为什么哭,但看到她的眼泪,他也会莫名其妙的难过。

在李承泽的印象里,无论她经历怎样的事情,她都没有叫过一句苦。

现在,却在他的面前毫无征兆的流泪,

这是为什么呢?

是我哪里惹镜杨不开心了吗?

李承泽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眼波流转着不知在想什么。

陶镜杨在李承泽的怀里缓了一会儿,随后坐起了身,仔细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好像自从她知道,自己有「黄金百万」后,她便升起了「改变世界」的想法。

不过,她现在总算是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真是一时上了头。

静下心来想想,这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首先,这钱根本就不够做那么多事儿。

长公主贪内库2000万两白银,合计起来也就是200万两黄金。

那也就是说,这一百万黄金听着好像多,但远远不够支持做什么「改朝换代」、「推翻帝制」。

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拔苗助长」不行,「急于求成」不可。

不过,若能让几代人不懈的去努力,或许也能够缩短这一段路的时间。

想到这儿,陶镜杨就迅速停止了内耗:“我想通了。”

李承泽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想通了?”

“我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了。”

若一切按实际出发,即便今生今世做不到现代文明的那种程度,那做到盛世大唐那样也行啊。

慢慢来,一切都慢慢来。事物总是螺旋上升的,谁也别妄想急于求成。

李承泽注视她良久,总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就不懂她了:“镜杨,可以再跟我聊聊么?”

陶镜杨懵住:“什么?”

“就......你刚才说的那些「治国之策」,我想听听其背后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