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之孔明那里你要多费点心思,我看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苏卓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其实早在他和左慈出发前,就已达成协议。
如果顺利寻得玉虚印,并解开此物的秘密,二人将共享其中的成果。
不但如此,苏卓还要将女儿嫁于左慈最为器重的弟子,这样一来既可保证秘密不会被扩散,又可将他师兄弟二人牢牢绑一起,这样不用担心日久生变。
如今左慈和他弟子都已死绝,如果孔明交出玉虚印,那么他不履行之前的约定,也不算毁约,毕竟孔明只是一介凡人,根本不知道其中厉害。
当初他们联手夺得玉虚印后,便被一群神秘修士围追堵截,迫于无奈,左慈携宝引开神秘修士,这才让他有机会逃回宗门。
“玉虚印到底在没在他身上?”
苏卓站在大殿中,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而此时的孔明,已经离开了大殿,回到了左慈的清修之地,不过那两名带他回来的弟子却并没有离去的意思,看向他的目光也有些不怀好意。
孔明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监禁了起来,但他并未露出任何惊慌的神色,反而心中泛起一丝冷笑。
看来那枚玉符还真不简单,只要东西还在自己手上,苏卓想要得到此物,必不会取他性命。此时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唯有静观其变,寻找机会。
夜幕渐渐降临,清修之地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孔明独盘坐在屋内,闲来无事,默练起了前世所参悟的《三易》。
相传,三易乃先上古圣人所着,兴于周文王姬昌,精于道教祖师老子。
易经,连山,归藏并称为三易,其中易经有六十四卦,也是他前世专研最深的法门,他的八阵图就是从其中演化而来。
而连山,归藏则早已失传,不过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寻得连山残本,里面记载着先秦炼气士的修炼法门,只可惜到了他那个年代,灵气早已干涸,里面的法门根本无法修炼。
而如今,此方世界,修士多如牛毛,料想灵气必然充裕。
孔明在卧榻上盘膝而坐,按照连山上的法门,将灵气引入体内,经过经脉,最终汇聚于丹田之中。